港酒吧今起開通宵 餐飲界憂市民已慣早歸難受惠

香港維持兩年多的食肆和酒吧營業時間限制,將於明天凌晨零時起撤銷,堂食今晚12時後可繼續做消夜生意,酒吧也可通宵營業,有酒吧業界預料生意額可恢復至疫情前的七至八成,但有餐飲業界人士憂慮市民已習慣早歸,放寬後難立刻改變,預料受惠的是酒吧附近的消夜店。
明報報導,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創會會長梁立仁稱,營業時限雖未能趕及在萬聖節前放寬,但今年節日氣氛是疫情爆發以來最好,生意額較一般周末多一成。他透露現時業界生意額為疫情前五至六成,放寬後有望恢復至七、八成,冀可進一步放寬處所人數容納上限至100%。
據報導,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則憂慮,不少市民習慣早吃飯、早休息,放寬後亦難改變;但他相信年輕人會很快重新適應夜生活,估計酒吧附近消夜店率先受惠,料生意可增逾兩成。
報導稱,昨新增4418宗新冠陽性個案,昨首錄兩宗Omicron XBB本地個案,患者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從新加坡最近一輪由XBB引發的疫情推斷,該亞系對香港構成的風險不大。
此外,報導說,特首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會前見記者,主動提及實施「0+3」入境防疫政策後,外國人入境的數字「10月是9月的2.3倍」,認為反映香港的動力和活動正逐漸回來。根據入境處數字,9月共約1.4萬外國人來港,10月則有約3.2萬人,即升幅是1.23倍。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比較「無意思」,訪港外國人數仍然很少,估計絕大部分不是旅客。
報導稱,根據旅發局數字,2018年平均每月約有118萬外國旅客赴港。李兆波說10月由1.4萬人升至3.2萬人的比較「無意思」,因數字本身仍然很低,實際分別不大。他估計入境的外國人當中,部分是以外國國籍入境的港人和外傭,商務客亦只是有必要才會赴港。他續稱,現時酒店房價及入住率仍然疲弱,反映赴港旅客未有明顯增加。
報導指出,香港僱傭公會主席陳東風估計,10月有約4000至5000名外傭入境香港,較之前增加約一倍,認為外傭在入境外國人當中占比不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