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特首施政報告推資助建房 5年蓋3萬個簡約公屋

外界關心特首李家超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能否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解決房屋土地與人才問題,進而為香港「開新篇」。報告提及,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基礎上,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優勢,並與內地加強互聯互通;同時成立300億港元(約38.2億美元)共同投資基金
在土地房屋上,運用市場力量,提升公私營合作。不過市場仍未有信心,恒生指數收跌2.38%,香港地產股更在報告公布後由升轉跌。
規模有300億港元的「共同投資基金」,主要吸引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李家超指,基金匯聚有關資源,由港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在港發展。
此外,李家超指示財政司司長成立全新「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目的是進一步用好財政儲備以促進產業和經濟發展。而這被市場視為是「港版淡馬錫」。
在「搶企業」部分,報告指出要在年內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針對人工智慧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等策略產業,引進全球各地具潛力與代表性的重點企業。而新成立的共同投資基金考慮參與共同投資。
在土地房屋問題上,提出5年內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期望4年內將整體公屋輪候時間,由6年減至4年半。港府將以未來十年民營房屋需求為12.9萬個單位為基本目標,在未來五年準備好可興建不少於7.2萬個民營房屋單位的土地,讓居住更有尊嚴。2026年起,由港府資助興建並出售的房屋,面積不小於26平方米(約7.9坪);近年來不少新建房屋只有150至200平方英尺(4.2坪到5.6坪),坊間戲稱為「納(奈)米樓」。
此外,港交所將修改上市規則,為新能源、新材料等五類科技公司大開主板上市的方便之門。李家超提及,為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將於2023年修改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便利尚未有盈利或業績支持先進技術企業融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