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推「高才通」 招年薪31.8萬美元、名校人才

特首李家超昨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報告以「為市民謀幸福 為香港謀發展」為題,列舉七大範疇政策,以大篇幅闡述招商引才,以及土地房屋措施如建「簡約公屋」。李家超提到香港過去兩年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港府推出多項措施留人才、招人才。有學者分析,報告避開具爭議性政治議題,相信李是想先累積政治本錢,而他只提出搶外來人才卻沒有提挽留香港人才,中產及專業人士會失望。
綜合明報、中央社報導,新加坡最近推出「頂級專才准證」,港府推出相類似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畫」(高才通),目標是招攬年薪達250萬港元(約31.8萬美元)、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赴港發展。相比下,港府計畫的薪金要求、學歷門檻比新加坡高,簽證年期也比新加坡短。有新加坡學者認為,如香港不解除入境檢疫限制,短期內仍難靠新措施招才。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受訪時則表示,雖然李家超承認香港有人才荒,但整份施政報告沒有分析為何香港出現移民潮及人才荒,更沒有提出如何挽留人才,反而只顧搶外來人才,是很諷刺。 他說,現時流失的大部分是中產及專業人士,很多傳統名校也流失資優生,而港府不是先「止血」而只顧「輸血」,相信中產及專業人士很失望。
港府消息人士預計,今次提出的人才政策可增加輸入人才數量,並訂下指標,由2020及2021年每年各輸入約2萬名,增至2023至2025年的每年約3.5萬個,即回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
李家超施政報告提出今年內推行「高才通」,3類人才可申請到港發展:過去一年年薪達250萬元或以上者;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在過去5年有3年或以上工作經驗者;而近5年畢業於百強大學但未符工作經驗要求者,則有1萬個名額。
港府消息表示,有關計畫料12月起推行,首次簽證期為兩年,其後可續期兩次各3年,申請「高才通」時不用先找工作,到港後亦不強制要求工作,但要有工作才會獲考慮批准續期,無工種要求。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