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 拚重塑香港

香港特首李家超昨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一口氣講了他想做的30多件事,其中跟外界較密切的是3件事,即他要香港出去「搶企業、搶人才」;要香港固盤國際航運中心等國際地位;要香港官員走去講故事,講香港的法律制度和經濟,3件事都是一個目的,是為「重塑香港」。
過去兩年間,香港不僅爆疫症也爆移民潮,前者令外資港資流走,後者令人才流失。李家超早前披露,要在施政報告中宣布「搶企業、搶人才」。在報告中,他指港府會構建新體系,推出系列新措施,招商引資引才,包括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專責向內地和海外的重點企業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務;成立「人才服務窗口」,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以及向赴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此外,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7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申請退還在港置業已繳付額外的印花稅。
李家超又提出,為鞏固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有軟硬體兩方面設想,軟的方面會落實稅務優惠,吸引更多高增值海運業機構到香港落戶,並於明年推出「海事人才培訓資助計畫」,為有志投身海事法律的青年提供見習培訓。完善陸路口岸和清關安排,規畫重建沙頭角口岸及發展「港深西部鐵路」和北環線支線時,研究採用「一地兩檢」及「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安排。
他還提出香港硬體方面的固盤設想,包括提升陸路口岸基礎建設,繼機場第三跑道於7月投入運作,三跑道系統預計將於2024年完成,將大幅增加機場容量和競爭力,明年啟用的「海天中轉大樓」將為大灣區旅客提供直接轉機設施等。
有關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李家超有更多話要講。他指國際政治環境複雜,外部勢力刻意對中國抹黑造謠,歪曲香港狀況。為向世界宣揚香港的優勢、成就和機遇,他和港府主要官員將出訪海外,包括11月的「亞太經合會」(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等活動,重塑香港的形象和品牌。
此外,據明報報導,香港民研即時民調顯示,市民對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的評分為51.1分,是自2018年以來首次重上50分以上水平,惟低於林鄭月娥2017年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即時評分的62.4分,亦低於前特首曾蔭權、梁振英的即時評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