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微信「港漂報案室」建功 救了老婦380萬

香港警方東九龍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9月初成功透過微信「港漂報案室」群組,阻止一宗涉及內地大學生和老婦兩名受害人的假冒官員電話騙案,老婦的戶口達380萬元。
大公報報導,上月尾由內地來港就讀大學的潘同學,今月初收到假冒衞生署的電話,指他違反防疫措施和「曾到過高危地區」,要將他隔離7日,其後電話轉接至聲稱是內地公安的騙徒,指稱潘同學涉及刑事案件,要潘同學每日向他們打兩次電話,並不時進行視頻通話,以及提供銀行卡資料。潘同學表示該電話是語音合成錄音,號碼開頭是「+852」,且可選擇用廣東話或普通話接聽,但他第一次來到香港,不了解香港的政策,因此輕信了騙徒的威脅。
其後騙徒要求潘同學陪同81歲陳婆婆購買手機,陳婆婆在6月尾接到同樣是假冒衞生署再轉接至內地公安的來電,騙徒要求陳婆婆提供銀行戶口資料和威脅她不可以和其他人說這件事。潘同學的朋友魏同學知悉事件察覺不對勁,同日便邀請潘同學加入微信「港漂報案室」群組,並在群組內報案,警員當晚便到潘同學和陳婆婆的住所了解,成功避免陳婆婆受騙,而她的戶口存有約380萬。
警方指,騙徒會冒充衞生署,並以不同藉口訛稱受害人牽涉不同類型的刑事案件,例如違反抗疫指引、非法運送疫苗等等;最後,騙徒將電話轉駁至另一名假冒公安的騙徒,訛稱受害人干犯內地洗黑錢罪行,須付上金錢洗脫嫌疑。
報導指出,相關案件仍在調查中,警方東九龍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警員曾子陽指,騙徒要求二人購買新手機,相信是為了方便監視陳婆婆的行蹤,等待時機騙取她的積蓄。他又提到不少內地生隻身來港,不了解香港的新聞和文化,孤立無援下收到騙徒電話亦不知如何處理,今次有賴於兩位同學主動在群組內聯絡警方,才及時揭發事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