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百萬低收入者 將享免費視力檢查、配眼鏡

研究:輝達AI軟體可被破解繞過安全限制 外洩隱私資訊

港大:第6波必來 推算再添220萬人染疫 恐增1500死

香港22日新增1萬4152宗新冠病毒陽性病例。圖為黃大仙彩虹邨丹鳳樓被圍封,居民須接受強制檢測。(中新社)
香港22日新增1萬4152宗新冠病毒陽性病例。圖為黃大仙彩虹邨丹鳳樓被圍封,居民須接受強制檢測。(中新社)

香港昨天新增1萬4152例確診病例、245人死亡,其中有8名死者未入院,最年輕死者為1名56歲女性長期病患,整體死亡率上升至0.58%。據香港大學醫學院推算,香港已有440萬人染疫,並指第6波一定會來,香港社會需選擇未來抗疫路向是繼續「動態清零」還是「走向風土病」。

來源:香港電台視像新聞臉書專頁

明報報導,港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昨在疫情記者會被問及現時是否合適時機「走向風土病」,他說目前仍按動態清零方式處理疫情。他又說,暫時見到個案數目在高水平徘徊,目前很難準確評估將來疫情走勢,會繼續留意,強調絕對有可能反彈。

據報導,港大研究則推算,香港已有440萬人染疫,預計逐步放寬社交距離後將出現第六波疫情,增約220萬人染疫,但若口服藥覆蓋率足夠高,料醫療系統能應付。

來源:香港電台視像新聞臉書專頁

綜合港媒報導,身兼港府專家顧問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天在記者會公布以上推測,並指第五波疫情高峰期已過,如果沒有其他因素影響,預計到4月21日,感染數字將會下降至3位數。

假設6月1日全面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估計第6波疫情隨即到來,預計疫情會持續約2個月,總共有220萬人感染,每日有500人入院,死亡人數約1500人。

屆時,公立醫院可以應付入院人數,即使開放航班,每日最多有1000宗輸入個案,不會對第6波疫情有負面影響。

他表示,港府應及早決定下一步抗疫方向,如果繼續「動態清零」,就要準備進行全民核酸檢測,而且不止做3次。但當全港60%人已感染並康復,要在當中找出仍有傳播力的千名隱形患者會有困難。另一條抗疫路向是「走向風土病」,應對策略是目前的「減重症、減死亡及減醫院負荷」的「三減」方針,令入院人數不超過醫院管理局的承載量,不再爭取找出最後一名感染者。

他並說,留意到社會上對抗疫路向的討論,並且在政治層面出現爭議,但科學界普遍同意,病毒會持續存在於人類中,第6波疫情一定會出現,無法永遠持續執行嚴格的防疫策略,放寬及面對病毒是遲早的事。

在科學上,「清零」抑或「走向風土病」只是早與遲之分,選擇「清零」是中轉站,「走向風土病」是終極站。他認為,最安全是準備「走向風土病」,這是必經之路。

疫情 香港 醫學

上一則

「懸棺」當景點 重慶景區嚇壞遊客…「晚上更恐怖」

下一則

習近平點名她「愛吃餡餅」 谷愛凌又驚又喜、眼眶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