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港區議會不應有太多政治功能 應回到諮詢性質

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昨天明確表示,香港區議會不應有太多政治功能,應該回到「基本法」原先規定的地區事務諮詢機構性質。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則建議立法會成立小組委員會,討論選制修改。
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會同港澳辦及香港中聯辦自15日起一連三天在香港舉行座談等活動,聽取香港社會對修改選舉制度的意見。
在聆聽意見即將結束前,張曉明對媒體說,當前區議會的實際狀況不符合基本法對其職能的定位。他說,按此規定,區議會頂多是諮詢機構、基層社區服務機構,不應有太多政治(政權)功能,而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很多區議員利用區議會作為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衝擊香港憲制秩序的平台。
張曉明說,這顯然要考慮對其作出必要調整,而香港各界有人提出取消區議員在行政長官(特首)選舉委員會的名額,至少削減大部分。
張曉明還引述一位傳媒老闆的話說,「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已經迷路了、前路不通了,為什麼不下決心回到原點,找準正確的路徑,再重新出發呢?」他認為,這一句話對所有人都有啟發意義。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出席立法會答問會時,建議立法會考慮在內務委員會下成立小組委員會,以爭取時間討論完善選舉制度相關事宜。
林鄭月娥指出,完善選舉制度各項工作十分緊迫,港府會全力以赴,立法會的支持和配合也不可或缺。
另據明報報導,針對香港各界有人提出應取消或大幅削減區議員在選委會的名額,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則表示:壓選民意願對港沒好處。
羅健熙認為,當民意可獲代表時,議會才有最大功效,今次修改是將民意代表的比例壓縮、減少,「對香港沒有好處」。
張曉明又說,3日內共舉行66場座談會,亦有登門拜訪或約談香港知名人物,當面聽取逾千人意見,包括港府官員、立法會議員,亦有香港工商界、金融界、專業界、勞工界、婦女界、青年界、宗教界、地區基層代表人物,以及智庫代表等,並聲稱政治光譜包括「泛民」陣營者,「收到了兼聽則明的效果」;羅健熙昨稱,據他了解黨內無人獲邀出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