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生人口再創新低 估今年不足800萬 有醫院關停產科

中國出生人口節節下降,根據預估,今年出生人口不足800萬,再創新低,多家醫院都面臨分娩數目下降,有醫院指今年分娩數目減少一半以上,有醫院甚至暫停產科助產服務。
中新社主管的「中國慈善家」雜誌日前刊文,估算今年全年新出生人口不足800萬。廣東某綜合醫院婦產科一位醫師表示,這幾年孕婦數目明顯減少,今年更為明顯,他任職的醫院至少減少了1/3。
雖然中國全國孕婦數目銳減始於2016年,但該位醫師表示,真正感覺到變化比較大的是從2021年開始,「疫情期間很多人陽了以後推遲生育計畫。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關鍵還是年輕人不想生孩子,考慮到生活壓力,即使生也只生一個。」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全年中國出生人口1883萬人,達到近年峰值,隨後以平均每年減少150萬人的速度連續下降6年。
河南一家醫院的婦產科醫生表示,孕婦數量明顯下降,「現在產檢幾乎不用排隊,為了吸引更多孕婦,有的醫院還提供免費接送。」廣東某綜合醫院婦產科一名主任說,「我所在的醫院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
新生兒減少,各地產科醫院面臨無人上門窘境。紅星新聞報導,浙江省蒼南縣中醫院7日公告,7日起暫停產科助產服務(產科門診照常開放),需要分娩的孕婦,必須到其他醫院就診。
該院婦產科一名醫護人員表示,「分娩的數量很少,(繼續)幹就沒有意義了,我們去年10月份就徹底停掉了。」
報導又引述貴州省某縣婦幼保健院一名婦產科醫師表示,今年該院的分娩數目較去年同期下降近30%,縣城內三家公立醫院的新生兒出生率都下降,醫護的薪資也受影響。
香港01報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婦幼保健院一名產科醫師也表示,醫院今年的分娩數目減少一半以上,以往分娩量可能一天七八個、十來個,現在幾天才一個,「能一天一個就不錯了」。
近年中國多地政府推出不同的鼓勵生育措施,最普遍之一是發錢鼓勵生育。「中國慈善家」稱,武漢東湖高新區12日發布,生孩子最高人民幣6萬元的補貼,被稱「史上最強」補貼政策。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楊成鋼表示,目前中國撫育孩子的成本仍然偏高,社會必要消費標準提高,使中產家庭也有些力不從心;他建議,政府要把鼓勵生育的重心和著力點放在一孩生育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