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茲前腳才走 中企收購德半導體被擋 中:勿以國安搞保護主義
德國總理蕭茲4日才訪中,旋即傳出中企收購德國晶片廠案恐遭德方阻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日說,德國等國家應為中企正常經營提供公平環境,勿以國家安全為由搞保護主義。
影音來源:YouTube
路透報導,蕭茲4日才結束訪中行程,他回國後3天就傳出總部在德國多特蒙德的晶片廠Elmos 7日表示,德國政府很可能會阻止中資企業收購Elmos。德國內閣9日果然以國家安全可能受威脅為由,禁止Elmos晶片廠賣給北京賽微電子控股的子公司瑞典晶片商Silex,一家中國公司收購ERS Electronic的計畫也被內閣打回票。ERS Electronic是德國一家為半導體業者提供溫度測量設備的廠商。
一天內阻止中資收購兩家半導體業者,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表示,目的是保護德國的國家安全和關鍵基礎建設,「尤其在半導體領域,德國有必要確保科技和經濟的主權」。
由於蕭茲4日才率領德企高管訪問團訪問中國,但他回國後幾天就傳出中企收購德國晶片廠很可能受阻,使蕭茲訪中之行再度受到議論,並出現各種揣測。
中國外交部9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澎湃新聞報導,趙立堅在回答相關提問時,趙立堅首先表示,「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體情況」。但他接著說,中國政府一直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商業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當地法律基礎上」在海外開展「互利共贏的投資合作」。
他說,「包括德國在內的各國」應為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的市場環境,不要把正常的經貿合作政治化,更不要以「國家安全」為由搞保護主義。
事實上,德國阻止中企投資高科技產業不是第一次,2020年才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收購雷達技術公司IMST,今年4月阻止北京誼安醫療集團併購呼吸器製造商Heyer Medical。
整體來說,德國對中資入股的態度近年變得更謹慎,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更刺激德國警覺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