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德總理遲未獲中方確認訪問 因中企收購漢堡港股權受阻

德國政府很早就透露總理蕭茲計畫11月訪問中國,但始終未獲中方確認,反倒是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10月底捷足先登訪問中國,並獲中國中聯辦確認。中國新民周刊稱,因為有越南與中國沒有齟齬等三大原因。
新民周刊稱,之所以中方對越南、德國兩國高層訪華之事之披露有所不同,是有三大原因,第一,德國在漢堡港上的問題沒有明確答復。由此造成蕭茲哪怕訂好了行程,也未必能夠在專機起飛前得到中方確認。而中方確認阮富仲訪華,可見中越之間目前沒有類似齟齬。
報導稱,還真怪不得蕭茲。蕭茲已在多個場合多次聲明,德國也好,歐洲也罷,不可能和中國脫鉤。這種情況下,中方不可能針對蕭茲本人採取什麼抵制行動。
但是德國方面,確實出現了一些狀況。本來,中國企業準備收購漢堡港部分股權,這就是個在商言商的商業行為,可一些德國的反華勢力卻借題發揮,不僅阻撓收購,還以此為題把蕭茲「架到火上烤」。
第二大原因,阮富仲訪華,是一次黨際交流;而蕭茲可能的訪華之旅,是一次德中兩國領導人的國際交流。共產黨人還是要有國際主義信念的。黨際交流和兩國政府之間的交流,是不同的。黨際交流,特別是共產黨與共產黨之間的黨際交流—確實有更多共同語言。
在中共20屆一中全會後,阮富仲不僅向中共最高領導人發賀電,且是以越共中央的名義,以及他個人的名義,發的「雙重名義」賀電。
第三大原因,中越都是發展中國家。且中國的改革開放給越南革新開放以重要啟示。中越經貿關係發展良好。2019年至2020年,中國是越南第四大投資國。2021年成為越南第三大投資國,截至2021年底中國企業累計在越投資213億美元。
問題在於,德國與中國的經貿往來,無論規模還是層級,都在中越經貿關係之上。同時,德國還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中國學習借鑒之處。而中國的發展經驗,同樣讓德國獲得了不小的經濟實惠,以及自身的發展潛力。
在德來說,對華交往令其獲得經濟實惠之事,贊同者眾;獲得更多發展潛力,明白者,目前還是少。
報導說,無論如何,中德建交50周年之際,來而有往,總比不來不往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