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全會公報:常態化疫情防控 毫不放鬆

19屆七中全會12日閉幕,作為20大前最後一屆中央全會,七中全會具有風向標意義。公報對於疫情防控提及「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外界預料20大會將續高度評價過去3年的防疫工作,將其作為19大以來5年的重要成績。對照官媒連日發聲抗疫「躺平不可取」,外媒認為,「清零」已成為一場政治運動。
新華社報導,七中全會關於疫情防控的描述是:「統籌新冠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香港01分析指出,考慮到七中全會延續今年上半年經濟遭受衝擊後所定下的基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及七中全會所強調的「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中國防疫政策依舊存在優化、改進和漸漸放開的可能。當然,縱使調整防疫政策,但大概還是會在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之下。
分析認為,「動態清零」本就不代表過度防疫、層層加碼和絕對清零,只不過受制於現實因素,一些地區的防疫扭曲或異化為過度防疫、層層加碼和絕對清零。但在20大召開後,在「疫情要防住」的同時,「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有可能會被強化,進而為既有的「動態清零」注入更多彈性空間。
自由亞洲電台提到,人民日報10日起連續3天刊登文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清零」政策辯護。分析認為,對「清零」的態度已成黨內審視官員是否忠於習核心的標準,相信20大後中國仍難以「復常」。中國時評人維辛表示,「清零」做法並非基於科學防疫抗疫,它是一場政治運動,反對「清零」被視為反對習核心。
另據本報系聯合報報導,北京市疾控中心指出,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在防疫要求上,進返北京者需要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三天,以及抵京後三天兩檢,24小時內完成一次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後、72小時內完成第二次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