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7成 卡達世足還沒開踢 義烏商家出貨大戰早已開打

距離卡達世界杯足球賽還有一個多月,比賽才開打,但對於中國「小商品之都」義烏的商家們來說,一場出貨大戰已經接近尾聲,現在是忙著處理發貨的階段。從旗幟、足球,到球衣、紀念品,「義烏製造」幾乎占了本屆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的七成。
澎湃新聞報導,在義烏經營體育用品店的吳曉明表示,原本第三季度是小商品出口的淡季,但世界杯相關產品出口,反而變成了旺季,「和去年同期相比,我們訂單增加了70%」。吳曉明也說,世界杯產品我們已經接近收官了,「估計月底前貨都要發完」。
另一位商家陳顯春在義烏從事外貿將近18年,主營世界杯紀念獎杯、紀念章和鑰匙鍊等周邊產品,她說,今年夏天她的訂單量同比增加了近50%,「訂單雖然和疫情之前的水平還有差距,但是相比去年上升幅度還是蠻大的」。陳顯春說,這兩年能來義烏實地看貨的外國商人少了,但海外需求仍然強勁。
為趕及發貨,義烏開通了「世界杯海運專線」,貨品從寧波和上海出發,最快20天直達卡達等地。陳顯春表示,「大部分客戶會選擇線上和我們溝通,產品材質、產品樣式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展示給客戶看,雖然我們工作量會增加,但這樣客戶體驗也更好」。
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從卡達世界杯32強的旗幟到加油鼓勁的喇叭、哨子,從足球到球衣、圍巾,到大力神杯的擺件和抱枕,義烏製造幾乎占到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的70%。
除了出貨到卡達,一些足球強國在義烏的採購也增加,據義烏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義烏體育用品對巴西出口75.8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6.7%;對阿根廷出口13.9億元,增長67.2%;對西班牙出口42.9億元,增長95.8%。
不過,儘管訂單量增多,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商家們的利潤並不如預期樂觀。吳曉明表示,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15%,人工等固定成本也有所上漲,加上需要搶船期發貨,還得支付一筆昂貴的運費,一個足球的利潤被大大壓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