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人行提早出手干預 穩匯有3動機

近日國際上有兩場仗在打,一是砲聲隆隆的俄烏戰爭,二是不事聲張的金融戰。兩場仗都把中國捲了進去。其中所謂的金融戰,或者有人說的貨幣戰,指的是美國聯準會加息,北京的立場在過去一周間陡變,不過一如預期的中國人民銀行出手干預匯率,較猜想的來得要早,那主要是特殊經濟形勢下三大動機的浮現。
26日早上9點26分,人行在其官方網站上掛出頭條訊息,是決定自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零上調至20%。公告稱,這一決定是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
一行標題、一行內容,就這麼兩行字,在中國市場引起震動,一是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拉升,由跌轉漲,一是中國股市有了異動,部分匯率敏感股立即有了反應。經濟界立即展開討論,人行調整風險準備金率在釋放甚麼訊號,會有怎樣的影響。
從技術上講,上調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可提高銀行遠期售匯成本,降低企業遠期購匯需求,進而減少即期市場購匯需求,進一步說,就是可以穩住眼前的匯率,所以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被稱為外匯市場「自動穩定器」 工具。
從現實中看,人行採取這一動作,就是為了穩住人民幣匯率,防範人民幣擴大貶值。自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行自2015年8月起,已四次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都是為阻止人民幣貶值。
討論人行決定的技術性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討論其動作政策性甚至政治性。因為這次決定的後面,要看有沒有大勢誤判,以及急急出手的動因。
首先,這個決定來自上周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作出決定前五天,對國際金融大勢判讀的陡變。這個國際金融大勢,主要說的是美國聯準會加息,大家都可以看到,過去數月間,中國經濟界或者說官媒對美國加息都作嘲笑狀,有笑話美股因此要崩盤的,有嘲笑美國經濟就此將讓衰退到實現「東升西降」的。9月5日,人行副行長劉國強還在說人民幣匯率不會出事,也不允許出事。有金融界人士上周末還在說,人行有內定的人民幣幣值防線,「破七」不要緊,要到另一個點才會出手。
但大約在9月21日開始,中國經濟界有人說了不同的話,風向陡轉,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變成了火冒三丈怒不可遏,有高人向高層進言,應是說美聯準會加息不是小事,中國經濟不是坐收漁利而是坐遭無妄之災。第二天主要官媒立即對美展開大批判,除了憤怒的美國「割韭菜」之說,所謂「加息海潚」 之說都有了。
於是,人行穩匯率的第五次出手,比原定的來得早了,大抵來自高人建言拆出的三大動機,一紙驚動中南海。這三大動機,一是說本來全球通膨,中國一枝獨秀未膨脹,但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是「動態清零」,經濟實際在停擺中,人民幣正在加速貶值,有可能令經濟雪上加霜。具體理由可以列出十條。
其二,美聯準會加息,發達經濟體和析興經濟體貨幣同時受壓,中國本來還看英鎊和日圓笑話,回頭一看人民幣可能貶出「預期失控」的局面,導致的是外資、游資齊齊出走,這將重挫本來就在停擺中的中國經濟。
其三,人民幣還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看似匯率大貶對經濟的影響可控,但負面情緒和負面預期也是不可控的,一旦突破心理防線和實際操作的防線,影響可以超出預期,比如說引動債務危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