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停收F-35 實現軍工科技與中脫鉤?

美國近日宣布暫停接收F-35戰機的交付工作,原因是F-35發動機中的一個部件使用來自中國的材料。中國軍事專家昨天表示,美方此舉的政治意義非常明顯,就是想實現與中國在軍工科技領域的「脫鉤」。
環球時報報導,F-35隱形戰鬥機由美國軍工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生產,渦輪發動機來自美國霍尼韋爾國際公司。據稱,8月下旬,霍尼韋爾從他們的一個第三級供應商處得到通知,他們使用的合金材料來自中國,然後在美國磁化。
美國軍方對「中國製造的零部件」大動干戈被認為與美國「擺脫對華稀土依賴」的大背景有關。一直以來,稀土都被稱為是工業維生素,許多尖端武器中都離不開稀土成分。英國金融時報此前的一篇報導指出,洛馬公司生產的F-35戰鬥機,其電力系統和磁鐵等關鍵部件都嚴重依賴稀土。2015年至2018年,美國進口的稀土中有約80%來自中國。為了減少對中國的這種依賴,美國2020年11月宣布撥款近1300萬美元資助三家公司籌建稀土設施。美國國防部在2019年年底獲得授權,直接投資提高稀土產能。
環球時報報導,軍事專家宋忠平8日表示,美國暫停接收安裝有中國產零件F-35戰機的舉動政治意義非常明顯:用法律名義來實現美國和中國在科技領域尤其是軍工科技領域的「脫鉤」。
據了解,美國當前正在開發印尼、澳洲等國家的稀土資源,以取代來自中國的相關產品和服務。「美國為了和中國實現『脫鉤』,繞路去尋找代替產品,必然會增加其採購的周期和成本,損害自身利益,這是美國必須要承受的代價。」宋忠平表示, 中國當前對稀土原材料出口也增加了限制,更多鼓勵稀土深加工產品的出口,這一方面可以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實現稀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稀土產業的發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