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航空展/秀反導裝備 解放軍:「竹竿」更長更準

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暨長春航空展記者見面會26日在長春舉行。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表示,中國防空反導裝備建設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他表示,在新時代練兵備戰中,空軍加快推進防空反導能力建設,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竹竿」更長、更硬、更準。
中新社報導,申進科指出,防空反導是空軍戰略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軍興軍這十年,空軍形成了遠中近程、高中低空相結合的作戰體系,信息化條件下防空反導能力全面提升,構築起捍衛國家空天安全的藍天盾牌,
他強調,「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的防空反導裝備建設是根據國家安全發展需求和我軍裝備建設發展規畫而組織實施的,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
北京青年報旗下「政知見」報導指出,中國防空反導能力建設情況,為何由空軍發布?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對軍事領域不熟悉的讀者,或許對於解放軍防空反導能力的建設主體有所誤會。包括紅旗防空系統在內的多型中遠程防空反導系統,雖大都部署在陸地,但實際上這些反導部隊並非隸屬於陸軍,而是空軍,「因為面對的主要威脅來自空天。」
報導說,中國的優勢,為何選擇在此時公布?宋忠平解釋稱,如申進科所言,中國防空反導裝備建設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但同時申進科也提到,中國防空反導裝備建設根據國家安全發展需求組織實施。
宋忠平稱,「事實是,中國所面臨的空天威脅日趨嚴峻。舉個例子,日本日前宣布,有計畫改進並部署上千枚遠程巡航導彈,外界多有解讀這是針對中國之舉。另外,美國也曾多次表態,欲在印太地區國家部署中程彈道導彈,背後意味不言自明。」
宋忠平還提到,選擇在此時公布正說明解放軍空軍在防空反導能力的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和可喜成果。所謂「全時待戰、隨時能戰」,意味著反導部隊全天候值班、反制能力成熟。
他還強調,解放軍空軍要打造戰略型空軍,其宗旨就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制空、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固然重要,而針對空中威脅的防禦能力同樣也是戰略空軍的「分內之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