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解放軍新型火箭炮還可發射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

解放軍8月初「圍台軍演」。「解放軍報」頭版報導,在對台演訓中「打頭陣」的遠程箱式火箭炮改變了戰爭的形態和面貌。另有中媒稱該型「遠箱火」還可發射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
「解放軍報」20日頭版刊登「遠火」(長程火力)作為中軍新質作戰力量。報導稱,東部戰區中軍多台新型遠端箱式火箭炮,對台灣海峽東部特定區域進行精確打擊。無人機即時回傳的打擊畫面顯示:精確命中海上目標區域,打擊取得預期效果。
文章指出,中軍炮兵部隊逐步實現數位化、資訊化、機動化和綜合化,由單一作戰平台轉變為全方位、多功能作戰平台,從平面偵察到立體感知,從覆蓋摧毀到精確打擊,當中「遠箱火」的箱式模組化設計,可降低戰時裝填彈藥時間,同時可發射多種彈藥,遠端火箭炮兵成為新一代火力精兵。
中媒東方網日前撰文披露,解放軍191型遠程箱式火箭炮於2019年中共建政70年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關於其可攜載的彈種,除了不同口徑火箭彈外,該型「遠箱火」還可發射反艦導彈和彈道導彈。
該報導指出,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研製的外貿型AR-3火箭炮除了可以發射不同口徑的火箭彈,還能夠發射火龍-480戰術彈道導彈和TL-7B反艦導彈。因此,解放軍自用的191型「遠箱火」應該具備同樣能力。
北京青年報旗下的「政知君」引述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解讀稱,解放軍的新型「遠箱火」具備類似美國海馬斯火箭炮系統的彈炮合一能力,既能發射火箭彈也可發射戰役、戰術導彈。此外,解放軍的遠火力量能夠做到堪比導彈的精準度和射程,這也被外界認為是解放軍遠火力量的獨到之處。
他說,以日前在台灣周邊演訓來看,解放軍的遠火射程達到了300-400公里,可以跨越台灣海峽打擊島內目標。
解放軍報的文章稱,作為中軍轉型的代表之一,遠火力量是打贏未來資訊化戰爭的「新質鐵拳」。不僅改變戰爭的形態和面貌,也改變戰爭準備的理念和週期。
宋忠平分析稱,解放軍遠火力量具備精度高、射程遠、成本低廉等特點。以台海的軍事準備來舉例,遠火可以從中國發射,跨越台灣海峽打擊台島目標。這些目標如果選擇用常導力量施行打擊,有些「殺雞用牛刀」,成本相對高昂。而依靠廉價、精準的遠火力量,不但打得準更能打得起。
宋忠平稱,火箭軍擁有的中程彈道飛彈射程大都在500公里以上。依靠火箭軍的彈道飛彈來打擊近程目標,能力上當然沒問題,但威脅性較為單一,成本角度來看也確實「大材小用」。
他說,中軍以新型「遠箱火」為核心形成的新質作戰力量,可以完美地承接500公里以下近程目標的精準打擊任務。在戰時,可以和火箭軍分工打擊,也可以一起進行複合式飽和攻擊,對敵威脅大大增加,成本上也會顯著降低。
宋忠平最後強調,不要小看裝備消耗的成本問題,這牽扯到戰爭準備週期長短、彈藥準備數量和戰時快速補充等重要問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