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哮喘飆增1倍 逾300人急診 霧霾恐籠罩整個夏天

紐約百萬低收入者 將享免費視力檢查、配眼鏡

新聞評論/波洛西訪台懸疑劇 美中「弱雞博弈」

北京一名民眾7月31日拿著放大鏡,細讀報紙關於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可能訪問台灣的報導。(美聯社)
北京一名民眾7月31日拿著放大鏡,細讀報紙關於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可能訪問台灣的報導。(美聯社)

過去美中會談,每次中國大陸都會提出台灣問題,美國心知肚明,應付兩句,就趕快進入正題,而且愈是高層會談,台灣問題愈是過場。但這次拜習電話會談,台灣問題卻幾成唯一重點,原因就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這次通話是在波洛西議長一直計畫訪台的背景下舉行的」。北京認定,拜登與波洛西在唱雙簧,要在拜習會談中逼北京當局讓步。拜習通話建立護欄,但美中就波洛西訪台懸疑劇繼續博弈。

拜習會談,習近平陳述大陸對台灣問題的立場,「中國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強調波洛西訪台是很嚴重的問題。與會者表示,拜登也向習近平解釋波洛西身為議長,她決定出訪,總統無法控制,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美方強烈反對片面改變現狀或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努力。通常美中高峰會都是討論大戰略、大方向,這次卻罕見鎖定具體的台灣議題,這是不祥之兆。拜登與習近平雖都不願見到美中劍拔弩張,但也都有不得不升高衝突的理由。

中共還有兩個多月就要召開20大,預料習近平將續任中共總書記;但由於疫情封城,經濟衰退,在政治上,習近平固然大權在握,但黨內若認定波洛西訪台是外交大挫敗,習近平續任仍可能產生波折。習近平有很大的內部壓力,要展現自己的魄力。

拜登則面臨期中選舉壓力,尤其近期民調不佳,雖然波洛西訪台非行政部門所能左右,但後果仍需由政府承擔。白宮力阻波洛西訪台,更讓人認為拜登對北京示弱。但此事已成為國會兩黨共識,連共和黨都支持波洛西訪台,拜登若公開反對,不盡力保護議長出訪安全,恐將引起行政與立法部門的對立。

目前的美中情勢,就如博弈理論中的「弱雞賽局」:單線道上,兩輛車相向加速而行,誰先轉向避撞,誰就是弱雞;但雙方都不示弱,必然發生對撞慘劇。美中相向而行,中國外交部、國防部輪番恫嚇,要美國退讓;美國則動員雷根號航母的優勢武力,逼大陸自行收手。兩邊都有不能收手的內部原因,也都認為對方最後一刻會轉開方向盤,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美國學者更稱此刻是「第四次台海危機」。

波洛西公布的行程並未提到台灣,但一般認為她不可能不來台灣,可能在行程中「未事先宣布」地暫停台灣。外界也認為大陸不可能不做軍事示威,解放軍連日密集演習,更在福建平潭實彈射擊。但共機「攔截」波洛西專機,則是非常不可能的,在20大之前,習近平不可能做出任何導致美中衝突破壞穩定的舉動。

有些人強調,此事不管結局如何,都對台灣有利。如果波洛西成行,這是重大外交突破,對其他國家有示範效果;如果不能成行,也會讓全球再次認清中國霸道行徑,台灣問題也將成為國際注目焦點。但這種觀察流於皮毛。

台灣是當事人,卻無法掌控自己的未來;美國第三號權力人物來訪,卻走灰色地帶錦衣夜行;即使最後美中作勢走過場,避免對撞,台灣恐怕也是最大的輸家。台北低調沉默,不敢大張旗鼓表示歡迎,因為拜登政府反對波洛西訪台,根本未就此事與台北溝通;白宮想改善與北京的關係,如果台北太過歡迎,反而會得罪拜登政府;如果波洛西真的到訪,中國大陸不敢對美國報復,卻會「懲罰」台灣。

不過民進黨政府出於選舉考慮,也許台海愈亂,私下愈歡迎。證諸歷次中國大陸文攻武嚇,民進黨每次都政治獲利,年底選舉或可高枕無憂,但是台灣長遠的安全處境,又怎堪再遭蹂躪呢?

波洛西 拜登 習近平

上一則

報告:離鄉「成家立業」亞裔搬離220哩距離最遠

下一則

CDC新版:防疫擬放寬 免6呎社交距離 學校不再定期檢測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