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風暴襲金山 應急管理局:非緊急打311 搶救撥911

馬抵南京中山陵拜謁落款民國紀年 確認中華民國現狀

封控挫經濟? 環時:動態清零仍是最佳選擇

中國面對疫情採取強力封控引起質疑,但環時社評稱,動態清零仍是中國最佳選擇。(取材自澎湃新聞)
中國面對疫情採取強力封控引起質疑,但環時社評稱,動態清零仍是中國最佳選擇。(取材自澎湃新聞)

中國面對疫情採取強力封控措施,掀質疑聲浪。外界憂心中國持續的嚴格措施將衝擊境內民生經濟,進而拖累全球經濟,對此,官媒環球時報社評仍稱動態清零依然是防疫最佳選擇,又說,在「動態」中「清零」,意味著中國的防控政策從來就不是僵化的,會隨著疫情變化隨時做出調整。

環時社評指,從西安、許昌,再到天津,病毒可能隨時隨地進行伏擊。馬上春運就要啟動了,人員流動在短時間內將大幅增加,對中國各地的疫情防控都是更大的考驗。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

社評提到,最近美西方輿論針對中國動態清零的質疑聲又多了起來,最聳人聽聞的說法來自於美國歐亞集團,其發布報告稱,中國清零政策的可能失敗,將是2022年世界第一大風險,因這將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和通貨膨脹壓力。社評批評西方這類輿論如近乎荒誕的場景,一群從戰場上逃下來的潰兵,朝著仍在堅持抵抗的戰友背後放冷槍。

社評說,美國人口相當於廣東、山東、河南三省總和,英國人口則與湖南差不多,而這兩個國家最近單日新增感染病例分別突破了100萬例和20萬例,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社會運轉受到嚴重干擾。中國作為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倘若對於疫情也選擇「共存」「躺平」,必然會出現至少幾千萬人的感染和幾十萬人的死亡,這樣的後果誰能承受?

文章強調,動態清零依然是當下中國疫情防控的最佳選擇。

雖然外界憂心中國持續的嚴格防疫措施將對民生經濟帶來難以負荷的影響,許多專家仍認為中國將持續貫徹嚴格的清零政策。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林大偉表示,中國考量防疫政策時,從未將經濟衝擊置於第一順位。

他說,對北京來說,今年最重要的就是北京冬奧會和中共20大,在這兩個活動面前,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因此中國必須延續清零政策,讓冬奧及20大順利舉行。

現階段來說,縱使有內需的隱憂,中國在疫情下的整體經濟表現仍優於其他國家,中國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沈凌認為,中國將繼續比照去年實施清零政策。

林大偉則說,「中國確實有政策鬆綁的可能」,但必須是北京冬奧及中共20大之後,也就是10月底或11月之後才會鬆綁。

疫情 北京冬奧 防疫

上一則

黃耀明警署外等候何韻詩 她感性貼文:我好愛這個人

下一則

守護東北虎豹 他爬冰臥雪9年拆1.3萬個獸夾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