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不是「大號流感」張文宏:變異株「會咬人」

Omicron在多國爆發,網上有自媒體稱指其症狀「相對溫和」,可被視為「大號流感」。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對此回應「這缺乏科學依據」,他研究感染者醫學影像後認為,這種變異株「會咬人」,需要強大的免疫屏障和醫療資源,才能抵禦病毒的威脅。
來源:YouTube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8日在上海舉行的光華科技公益論壇上表示,Omicron是新冠病毒在人體免疫壓力下的自然選擇結果,「可以說,Omicron在與免疫系統鬥爭後贏了」。
「今天上午8點半,我還輕輕撫摸過Omicron的片子。」張文宏指出,近期網上自媒體說這個變異株引起的是「大號流感」,是不足為據的,「我們復旦校友可不要人云亦云」。
張文宏認為,西方國家之所以在「硬闖」這波疫情,其底氣主要來自疫苗,其效果有待進一步評估。「我們允許關於疫苗接種的爭論,但要看到,疫苗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張文宏說,雖然疫苗屏障沒有完全防住新冠病毒的傳播,但它已讓病毒的毒性大幅下降,降低了感染者的病死率。
新華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儘管不少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引發重症風險低於先前流行的其他變異株,但它仍在全球多國造成人員死亡,因而不宜將這一毒株的特性描述為「溫和」。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6日再次督促向發展中國家分配更多疫苗,盡快擴大接種範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