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阿里、約談螞蟻…官媒「字少事大」 釋監管3信號

新華社24日先後發布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集團將被調查及約談的消息都不到百字,被形容為「字少事大」。新華社接著又刊出自媒體的文章解讀稱,極簡消息其實釋放了明確中國監管定位等三個強烈信號。多家外媒則將此事件與歐美反科企壟斷相提並論,稱和一個「大到不能倒」的實體相較,中國希望看到一家更聽話的公司。
新華社24日接連發布的「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消息約50字,「四部門再次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內容也不足百字,不少網民紛紛留言「又一次字少事大」,並稱阿里巴巴消息的文字比螞蟻集團少,這似乎顯示調查阿里巴巴這件事「更大」。
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官媒隨後並少見的在網站上轉載一篇從自媒體「甜甜餘味」而來,題為「螞蟻二次約談消息稿釋放三個強烈信號」的文章,解讀「字少事大」所釋放出的三個強烈信號,包括明確了中國監管的定位、約談及消息發布的順序調整更尊重市場感受,以及中國監管內容更公開透明。
文中指出,第一,從首次消息稱的「四部門」,到這次的「金融管理部門」,這次精準清晰地定位了中國監管者的「金融管理」職能。第二是流程的調整更尊重市場感受。首次約談螞蟻集團是談完了才發布,引起市場震盪;這次則是非常從容,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第三則是透露了中國監管內容更公開透明。首次約談沒提談了什麼,這次則指向更具體的執行層面,這又包括了三層意思。
一是明確希望螞蟻集團在後續發展中能夠遵循的原則「市場化、法治化」,強調互聯網巨頭也不應得到特殊待遇;二是明確了中國金融監管的目的是要能實現金融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三是明確中國監管的「管」是肯為了讓市場的競爭更好、更公平而管。
多家外媒也聚焦這一事件。香港01報導,美媒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均將中國官方對阿里巴巴、螞蟻的調查及約談行動,與歐美近月對Google及Facebook等科技巨企發動的反壟斷行動相提並論。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展開此次調查同時,美國和歐盟正努力遏制Google和Facebook等西方互聯網巨頭的勢力。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北京此舉與全球監管機構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美媒彭博社則引述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西苗表示,馬雲帝國象徵著中國新的「大到不能倒」的實體,「中國當局希望看到一家規模更小、主導地位更弱、更聽話的公司」。但這對中國網絡產業來說是個不好的訊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