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對美依賴 中國將從坦尚尼亞進口大豆

中國26日與坦尚尼亞達成協議,將向坦尚尼亞購買大豆。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此舉不僅有助縮小坦尚尼亞對中國的巨大貿易逆差,中國還能藉此尋求改變對美國和巴西等大豆供應國的依賴。
目前中國從非洲進口的產品以石油、銅等自然資源為主,坦尚尼亞是最新一個與中國簽署農產品出口協議的非洲國家。此前簽署類似協議的國家還包括對華出口牛油果、茶葉、咖啡和玫瑰的肯亞、出口咖啡和大豆的衣索比亞、出口牛肉的納米比亞,以及波札那、南非和盧安達。
報導引述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的消息稱,中國26日與坦尚尼亞達成協議,將開始從該國進口大豆產品。吳鵬表示,這一協議的達成符合中國政府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所做承諾,即通過擴大進口,特別是自然資源以外的進口,以支持非洲各國。他並稱「中國和非洲都將從加強的貿易關係中獲益」。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此舉是試著減少對美國和巴西的大豆進口依賴,但由於非洲的大豆產量水平過低,尚無法真正產生切實的影響效果。報導並提到,作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一部分,預計中國未來兩年將增加對美國大豆的進口。
坦尚尼亞和中國之間一直存在著巨大的貿易逆差。中國在坦尚尼亞出口清單上排名第五,占該國出口總額的3.9 %,中國也是坦尚尼亞芝麻的最大買家,占出口量的80%。
觀察者網報導,大豆是中國畜禽飼料和食用油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9月份大豆進量為979萬噸,同比增長19%;標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數據顯示,這些進口產品中,近四分之三來自於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美國則供應了12%。在坦尚尼亞之前,衣索比亞是非洲唯一向中國出口大豆的國家,但只占中國進口量的一小部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