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美國防部人事地震 赫塞斯幕僚長也要換位子

經濟動盪 退休族要有多少現金?專家:3-5年生活費

中國汽車銷俄突遇路障 俄國「變臉」提高關稅 牽動中廠主導地位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美俄關係緩和,俄國近期突然對中國汽車「變臉」。 (新華社)
美俄關係緩和,俄國近期突然對中國汽車「變臉」。 (新華社)

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美俄關係緩和,俄國近期突然對中國汽車「變臉」,不僅嚴查質量、抬高關稅、限制進口,甚至公開點名批評中國品牌「存在缺陷」。分析認為,這將導致中國車企當前在俄國市場占絕對主導的地位出現變天。

俄烏戰爭以來,中國車企靠著高「性價比」、快速交付等優勢,僅用三年就將俄羅斯市占率從7%升至76%,出口量超過百萬輛,成為俄羅斯市場絕對主導者。

2023年俄羅斯市場躍升為中國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在該市場的強勁拉動下,中國2023年汽車出口量實現歷史性突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然而,俄羅斯近來突然以「本土化戰略」為名,先是將汽車報廢稅暴增至85%,等於提高進口車關稅,最高係數車輛稅率翻倍,這直接推高中國車成本。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上月引述俄國工業和貿易部長阿里漢諾夫指,三個中國品牌卡車存在嚴重缺陷,不應上路行駛,俄需對進口汽車進行嚴格認證,特別是合規性檢查。他還指,需阻止中國汽車在俄占據過大市占。該部正逐步提高報廢稅和採取其他措施,以恢復平衡。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向汽車縱橫雜誌指,俄以安全缺陷為由發難,本質是為本土企業爭取轉型窗口期,延緩中國車企的市場擴張。另有分析認為,俄羅斯此舉更深層意圖除在倒逼中國車企加大本地化投資,或是為歐美日車企重返俄羅斯掃清障礙。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與日韓車企紛紛因制裁措施退出俄市場,導致俄汽車產業鏈嚴重空洞化,不過奇瑞、哈弗、吉利、長安等中國品牌迅速補位,使俄國一躍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出口市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國車企在當地占據半壁江山,但俄消費者對日韓歐美品牌的忠誠度始終未減。目前美俄關係緩和跡象明顯,若俄烏停戰歐美制裁解除或成市場洗牌導火線。

中國乘聯會會長崔東樹近日在微信發文警示,目前中國車企在俄表現很強,但近期已因稅收等因素受阻,未來風險意識需強化。中國車企在俄市場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在當前俄汽車產業競爭力不足和供給結構性短缺的背景下,中國需提早研判情勢變化,提早預防未來可能有的相關政策風險。

俄羅斯 俄國 關稅

上一則

網紅分析5款汽車「絕對不買」 全是歐洲豪車

下一則

川普加稅 美國車能扭轉對歐洲市場?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