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不需大學文憑薪水佳 3個熱門技工工作

賓州初選反映 川普不易獲得中間派與獨立選民支持

社交平台影響青少年身心?學者籲嚴格把關

許多青少年輕信社交平台上的內容,或跟風模仿,可能影響學業、睡眠,甚至染上壞習慣,或被不法份子詐騙。(美聯社)
許多青少年輕信社交平台上的內容,或跟風模仿,可能影響學業、睡眠,甚至染上壞習慣,或被不法份子詐騙。(美聯社)

青少年使用社交平台的習慣是近期美國各地教師和家長熱烈討論的議題之一,由於越來越多青年們受社交平台內容影響,在學校等公共場所冒險、惡作劇,影響公共秩序,甚至引發傷人事故,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日前發布最新指南,幫助家長有效引導孩子們使用網路。

維州日前發生油管博主因拍攝惡作劇視頻而被槍擊重傷的案件,社交平台對青少年的影響再度引發公眾熱議,不少家長一方面肯定社交平台能激發孩子們的創意,滿足他們的社交需求,但同時也擔心他們沉迷其中,影響學業和身心健康,甚至染上壞習慣。

美國心理學會日前研究了年輕人使用社交平台和軟體的影響,從心理學角度給家長和教師們提供建議,幫助孩子獲得更多安全感,與家庭、朋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該學會主席布蘭特(Thema Bryant)說,孩子們應在年齡較小時就學習正確使用社交軟體,包括對從社交平台上獲得信息是否準確、能否效仿等,研究人員表示,孩子若能在成長早期思考這些議題,就更容易形成正確觀念,培養自制力。

「家長和教師也要培養孩子以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看待社交平台上的資訊,保持冷靜、理性」,布蘭特說,新一代年輕人太容易相信社交網路上的內容,且當今信息分享的成本很低,導致缺少查證、核實的信息快速傳播,影響更多人。

該報告也建議家長們要「反覆且明確」的向孩子們強調,需要對自己在社交平台上所分享、傳播的內容和言論負責,他們在網路上的行為也會生成數據,被儲存或用於商業目的,需提高警惕;布蘭特說,此觀念看似簡單,但許多青少年缺乏該認知,除了對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論不夠負責,也可能因不夠警惕而被詐騙

研究人員建議家長們擴大監督孩子的網路使用,尤其要注意10至14歲孩子們在網路上涉獵的內容,具體方法包括給他們的社交軟體設置安全監督模式,每日在聊天中引導孩子們分享網路上的所見所聞,規定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等,避免影響學業和睡眠,家長在使用電子產品和社交平台方面也要做好榜樣。

有研究顯示,睡前一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容易影響睡眠品質,布蘭特說,「嚴格把控電子產品的使用,監督社交軟體的內容,是保護孩子們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

天使 詐騙 維州

下一則

聯合操控獎學金 耶魯、布朗等5名校 1億和解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