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胡錦濤大廚 張鵬亮締造華府中餐傳奇

在中國武漢的農村長大的張鵬亮(Peter Chang),年輕時進入了烹飪學校,畢業後曾在豪華郵輪上掌廚,2000年代初期更曾為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做菜,後來成為中國駐美大使館的廚師,現在他則是在美國擁有18家餐廳的大華府地區餐飲業名人。
張鵬亮接受華府地區WTOP電視台訪問時,談及他2003年從大使館出走的經歷。他說,當年原應返回中國,但決定留在美國以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於是,他與妻子麗莎(Lisa)及他們時為青少女的女兒莉迪亞(Lydia)一起從大使館逃出。
「我和家人當時非常害怕,因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他透過翻譯,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Bethesda)的餐廳「Q by Peter Chang」受訪時說道。他們幾乎把所有的東西都留在了大使館,包括護照。
張鵬亮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他在餐館打工賺錢,並使用化名避免被中國官員發現,「我害怕別人會認出我們。」
他回憶,當他在維吉尼亞州阿靈頓China Star餐廳工作時,有美食評論家打聽他的消息,他隨後就離開了餐廳。「當時我們不開車,因為必須躲藏。所以生活變得非常簡單,就只是往返房間和廚房間,」張鵬說。
在定居華府前,張鵬亮曾住在多個城市和州。2011年,他在維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開設了「張鵬亮中國燒烤店」(Peter Chang China Grill)第一家餐廳。從那之後,他與商業夥伴李詹(Gen Lee,音譯),一起將事業擴展到里其蒙德(Richmond)、維吉尼亞海灘(Virginia Beach)、弗雷德里克斯堡(Fredericksburg)、阿靈頓以及馬州的羅克維爾(Rockville)。
張鵬亮直到最近幾個月他才拿到綠卡。如今行動更自由後,張鵬亮已準備好安排度假行程,今年更首度前往加拿大滑雪。
他目前正在研究Amish市場,以了解可在餐廳使用哪些農產品,同時準備在費城郊外的金普魯士鎮(King of Prussia)開設一家新餐廳。此外,他還計畫將業務擴展至新澤西州和波士頓。
張鵬亮說,聆聽顧客意見,從社區中學習哪些菜品受歡迎、哪些不受歡迎,是他成功的關鍵,「走出廚房與顧客交流,了解他們對食物的喜惡非常重要。」
盡管如此,有些菜色需要時間讓顧客接受,但他不會大幅修改菜單,因為「你不能拋棄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張鵬亮說。
他稱自己沒有接受西方教育,也不會說英語,還好女兒莉迪亞接下了行銷、公關工作,女兒現在擔任餐廳執行長。
擔任廚師這麼多年,令他最自豪的時刻,是分別在2015年與2020年入選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James Beard Foundation)的美國最佳廚師(中大西洋地區)準決賽名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