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冬令時間規律作息 勿疲勞駕駛

本周末(6日)將進入冬令時間,在許多民眾「竊喜」能多睡一小時的同時,專家也提醒民眾注意作息規律,逐漸調整適應新時間,尤其要避免疲勞駕駛,否則恐導致意外;日光節約時間(即夏令時)結束後的一周也被定為「避免疲勞駕駛周」(Drowsy Driving Prevention Week)。
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研究專員德茲斯基(Joseph Dzierzewski)說,疲勞(drowsy)也屬於有障礙(impaired)駕駛的一種,雖然95%的美國認為疲勞駕駛風險很高,仍有逾3700萬人每年至少會有一次疲勞駕駛,「而夏令時間到冬令時間的轉換更會加劇此問題。」
人為調整時間很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就算僅差一小時,許多人可能因此失眠或睡眠不足;德茲斯基說,逾六成司機承認他們曾在睏到睜不開眼的情況下仍繼續駕車,這相當於全美有1億5000萬名司機在不適合駕駛的情況下依然上路。
國家睡眠基金會每年都試圖提升民眾對睡眠充足和安全駕駛的意識,將日光節約時間結束後的一周定為「避免疲勞駕駛周」,每年11月的第一個周日為日光節約時間結束的日子,「光靠咖啡因是不行的,紅牛、咖啡、運動飲料等飲品可能僅能在短時間讓人振作,但反應不一定夠快,開車仍有很大隱患。」
調整冬、夏令時間除了會影響睡眠、威脅駕駛安全外,有研究也顯示長期可能造成作息紊亂,威脅健康,因此國會參議員今年3月通過一項決議,目標將日光節約時間永久持續,讓工作、學習等日常生活更規律,不過該決議並未在國會眾議院通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