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人工智慧領導戰 亞馬遜40億投資Anthropic對戰微軟OpenAI

技術來自寧德時代 福特宣布暫停興建35億密西根電池廠

哈佛招生案 華裔家長發聲護後代權益

孫先生和李太太的兩個女兒曾在申請大學時經歷不公待遇,他們積極發聲,想推動改變現狀。(記者張筠 / 攝影)
孫先生和李太太的兩個女兒曾在申請大學時經歷不公待遇,他們積極發聲,想推動改變現狀。(記者張筠 / 攝影)

提告哈佛大學招生歧視的「學生公平入學」(SFFA)組織10月30日在聯邦最高法院前集會造勢,表達亞裔訴求,希望大法官在10月31日的庭審中扭轉招生現況,勿將種族作為錄取標準到場發聲的華裔家長表示,不論改變的希望多渺茫,為了下一代的利益也要盡綿薄之力。

華府本地居民湯Leah來美國已有35年,「兒子大學畢業已十多年,(案件)看似與我們無關,但大法官的判決將給後代帶來深遠影響」,她表示,初來美國時覺得一切都令人嚮往,前途光明,各領域也都很公平,「現在對美國的情況越來越沒信心」。

她說,除了教育環境堪憂,日常生活也令人憂心,大華府治安越來越糟,「雖然現狀難以改變,但即使改變漫長,一點點做總比消極等待要好得多」,因此她也召集身邊的鄰居朋友,盡綿薄之力,積極發聲。

許多華裔家長帶著孩子參加集會,不僅培養他們關注重大案件,也藉此機會教育。(記者張...
許多華裔家長帶著孩子參加集會,不僅培養他們關注重大案件,也藉此機會教育。(記者張筠 / 攝影)

大華府居民孫先生和李太太已來美30多年,他們大女兒和小女兒分別在六年前和四年前經歷大學申請的不公對待,兩個女兒的成績比同學都好,但因為有些同學的家長是名校畢業,或有西語裔背景,或是法官、政府職員等,所以在成績不如人的情況下仍被耶魯大學錄取。

李太太表示,雖然女兒們如今的工作比許多同學更好,但這種根據家庭背景或族裔來評判篩選的方式若不改變,未來只會導致更多問題;孩子們不僅在教育上面對不公,在職場上也要處處提防各種不合理的挑戰或障礙,導致更多焦慮。

李太太說,曾有朋友為了讓招生官看不出孩子的族裔,讓孩子改名改姓,後來成功被錄取了,但此情況實在令人唏噓。

華裔家長表示,雖然現況難改,但仍要盡綿薄之力積極發聲,否則社會將每況愈下。(記者...
華裔家長表示,雖然現況難改,但仍要盡綿薄之力積極發聲,否則社會將每況愈下。(記者張筠 / 攝影)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趙先生10月30日專門到華府參加抗議,「孩子雖然只有十歲,距離申請大學還有一段時間,但該案涉及的是原則性問題,必須要出來表達立場。」

趙先生2000年來美國,當時從沒想過會遇到教育不公的問題,在他看來,若孩子的能力不足,可以通過刻苦努力來補足;但若以性別、種族等天生無法改變的因素來分配教育資源,則無法容忍。

「可惜的是,許多父母面對這種不公,雖有無奈或失望,但仍選擇更嚴格要求孩子,早起上課,增加補習,這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逃避」,他一開始也沒有過多關注此案,「但若最高法院認可此事,類似的問題將會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甚直延燒到職場,導致更多分裂和不公」。

趙先生說,參與集會其實是為捍衛下一代利益,「在美國的個人親身體會多了,就發現問題所在,所以要為下一代防患未然。」

教育 華府 招生

上一則

奧斯汀甜莓農場 開放德州形狀迷宮

下一則

伊州務卿候選人詹雅斯:勝選設華埠辦公室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