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公校生成績退步 6成英語未達標 48%數學水平下降

華府2日公布最新的學生水平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華府所有學生的數學都退步,48%人未達標,英語水平也下降,六成學生不過關,其中非裔和西語裔學生的下滑最明顯,此外弱勢學生在數學和閱讀的成績與其他學生差距越來越大。
市府公布的報告主要匯總三至八年級學生,去年春季在英語文學和數學標準化測試(PARCC)中的成績,這是自2018-2019學年後,華府首次進行此標準化考試,該測試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暫停了兩年。
華府共逾4萬3000名學生參加了英語和數學的標準化考試,其中約一半學生為首次參加,考試成績共分五等級,四級以上為達標和表現良好,二級以下為嚴重不合格和不達標。
結果顯示,60%學生數學考試成績在二級以下,48%學生英語水平二級以下;2019年至2022年,英語能力達到優秀的學生人數減少逾2200人,數學優秀者則減少逾3700人。
數據顯示,所有年級的數學水平都下滑,而非裔和西語裔學生在英語語言方面的退步最明顯,再次證明新冠疫情後華府學生成績持續退步;同日「美國教育統計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也發布報告稱,9歲兒童在數學和閱讀上嚴重落後,過去20年教育從業者在該年齡段學童取得的成果,因疫情全部泡湯。
華府的數據也顯示,2019年至2022年,在教育上的「高危學生」(at-risk student)的數學能力下降了10%,英語和閱讀能力下降了6%,與其他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根據市府定義,「高危學生」包括家庭有接受政府救濟、參加食品營養補貼計畫、無家可歸、寄宿或被領養的孩子。
華府負責教育的副市長金保羅(Paul Kihn)表示,學生水平持續下滑,對教育是一大警鐘,學生們不僅要追上先前落下的進度,還要確保新知識的吸收,該現象也給教師和家長帶來極大壓力,「成績提升需要循序漸進,但學生們遲遲未進步,甚至落差越來越大,教師們也很沮喪。」
華府教育目前正處於「恢復階段」(recovery phase),市府撥款4000萬元推動家教項目,給學生提供每周90分鐘的英語和數學輔導,目前全市有逾4000名學生參加此項目;市府教育官員計畫未來將在暑期增加教輔資源,加速學生彌補課業,同時平衡教師不足的問題,也為家長減輕負擔。
華府公校教育總監菲力彼(Lewis Ferebee)表示,市府計畫調整數學課,「遠程教育環境不利於學生吸收數學知識,教育官員正在研究改進方法」,此外也在加強對教師授課的監督與培訓,確保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