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獨奏會、網上教舞 華人出招因應疫情

去年2月底一場鄧泰山鋼琴獨奏會後,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接到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C)關閉校園的通知,一整年已安排好在該校喬頓廳舉行的音樂會全部喊卡。她說,過去一年,對表演藝術界衝擊非常大,至今只知NEC至少對外關閉到6月,今秋之後是否能訂場地和排期還未可知。
基金會以推介傑出年輕亞裔音樂家為宗旨,她說,許多優秀的年輕音樂家剛起步,「多半什麼都沒有,無演出,沒收入的打擊特別大」;不單是經濟困窘,疫情隔離帶來的孤立更是嚴重問題,紐約就發生一位優秀絃樂青年音樂家輕生的悲劇。
譚嘉陵說,靠捐款和活動廣告收益維持的基金會,無演出就無廣告贊助,去年收入至少掉六成。無人支薪的小組織,無力也無資格申請政府補助,本就不賺錢的基金會疫情年虧損更多。
去春,一切喊停後,譚嘉陵不停思索如何突破,尋找在疫情規定下繼續推辦小型藝術活動的辦法,也想過辦直播音樂會,但音樂家多半不樂意。現在,基金會主辦嘗試舉辦小型現場音樂會,並現場錄影、會後網上播放。
7月間,波士頓Gardner 博物館通知11月有300人的表演廳出租,她立刻訂了三場音樂會時間,「疫期的優點是,大家都不旅行,空檔也多,容易安排獨奏會」;但是疫情變化依舊太多不確定性,音樂會前一個月,突然接到通知,會場縮容量為19人,得立刻向訂票觀眾一一說明和確認。她說,如今波士頓關閉所有博物館,已從12月19日延至11月27日的黎宇卓(George Li)鋼琴獨奏會可能得再改期。
疫期推動工作常遇困難、需保持彈性,「走一步,算一步」,她說,但工作仍然要繼續,「隨時做好準備好,等待開放和上陣的時刻」。
對於一些舞蹈學生,疫情關閉了實體課,卻開啟跨地域的網課之門,大大擴展體會和學習機會。
波士頓社區業餘舞團「知音舞韻」創始人王麗文說,疫情剛開始時,實體課全部中斷,舞蹈老師們紛紛建群組、開免費網課;幾個月後,開始改為付費上課制;有的老師還與中國舞蹈老師合作,不時邀來課座教學,讓業餘舞者大增多樣化學習與新體驗。
她說,一位已搬離波城的舞蹈老師,因為疫情網課與本地學生重新聯絡,以免費網課開始,吸引全美各地和中、加等地新學生;這位老師在家中備齊大電視、攝影機、音響等設備,認真規畫推廣,採用會員制,開設大眾化健身、舞蹈課等不同的網課,「現在紅得不得了,有時一堂課多到四、五百人」。
「覺得疫情後,跳舞的人更多了」,她說,因為不用出門、不需開車,自由得多,萬一缺課,還可在回放錄像中自行補課;舞友微信群中,大家推介各地老師的網課,打破地域的學舞天地一下子海闊天空,「真的很棒!」
延伸閱讀:
➤➤➤管樂大師郭雅志「疫下不掉隊」 規畫網課、推廣多音葫盧絲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