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市長敗選隔天 警局長布朗宣布辭職

在芝加哥市市長選舉結束後,現任市長萊特福特由於未能進入第二輪決選,意味著由她親點擔任芝加哥警局局長布朗(David Brown)的工作也將不保,選舉結束的第二天,布朗即向萊特福特表明,將在3月16日辭去局長工作,而離開芝城後,將擔任德州一家人身傷害律師事務所的首席營運官。
布朗擔任芝加哥警局局長的三年期間,該市槍枝暴力飆升,而警局因疲於因應新冠疫情衍生的各種狀況,導致法院強制進刑的警察改革進展緩慢。
萊特福特對此發出聲明,對布朗的工作給予不錯評價,讚揚他「不僅為警察決,且為整個城市取得了成就」,她也肯定布朗讓更多女性警務人員獲得晉升,且在其領導下,警局連續兩年創下追回非法槍枝的最高紀錄。
不過,不少民間組織對於布朗的領導力無法認同。伊州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 Illinois)發言人尤恩卡(Edwin Yohnka)說,布朗任職期間所留下的「遺產」就是「錯失良機」,尤其針對17歲青少年麥克唐納(Laquan McDonald)遭警察連開16槍打死後,落實聯邦司法部提出的改善警政方面的進度遠遠落後。
他還提到,布朗去年解雇了芝加哥警局負責改革工作的景觀博伊克(Robert Boik),博伊克在被開除前,曾致信給布朗批評其分配警員巡邏,而非進行培訓讓警員更了解自己基本義務的做法。
西北大學普立茲克法學院教授、民權律師貝迪(Sheila Bedi)批評布朗讓一名「驕傲男孩」的白人種族主義者留在警隊服務,且對2020年明州警察跪殺佛洛依德(George Floyd)事件的芝城抗議者,採取了「難以置信的暴力與非法行動」。
布朗經常提到警察工作的危險性,並敦促公眾支持警察,就在1日上午他宣布離職後幾個小時,芝城蓋奇公園區就發生一起警察追緝持槍嫌犯遭槍殺的悲劇。
致力推動警察改革工作的社區組織者卡洛維(Will Calloway)說,布朗是在芝警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時期來到該部門服務,「談到布朗,其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這個工作不適合他」。他也呼籲未來的新市長,在選擇警局局長人選時,從本地警官著手而非聘請外來不了解區域特色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