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首季薪資增長創紀錄 仍追不上物價

聯邦勞工部29日公布今年首季美國勞工薪酬數據,指出勞工的薪酬及福利均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但同時給通貨膨脹帶來壓力,即使薪酬大幅增長了,仍追不上物價上漲的步伐。
勞工部指出,雇主及政府今年首季在勞工成本上的支出,未經季節性調整下,比去年同期增加4.5%,這是自2001年以來增長最快的紀錄,也超過去年第四季的4.0%增長率。若經季節性調整,勞工的薪酬增長1.4%,超過去年第四季的增長1.0%,這反映工資、薪金和福利均有所提高。
家庭收入多了自然願意花費,3月消費者支出增長1.1%,主要是在旅行、餐飲等方面,汽油及食品等也增加支出,顯示出他們在40年來最高通膨率的情況下的消費意願不減。
這將會進一步刺激通膨,勞工薪酬大幅增長,增強了議價能力,但也使通膨保持在高位。有經濟學家指出,企業為了補償更高的勞動力成本,自然要將物價的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商務部指出,3 月消費者價格同比上漲6.6%,高於2月經修正後的6.3%漲幅,也是自 1982年以來的最快速度。
造成勞工薪酬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短缺,求過於供情況嚴重。勞工部指出,2月有1130萬份職位空缺,但只有630萬人失業尋找工作。轉換公司也是雇員保持工資增長的關鍵因素,他們換公司後往往會獲得大幅加薪,因此雇主必須提高工資以挽留員工。
緊張的勞動力市場,雇主不僅提高工資,還要提供更豐厚的福利吸引工人。今年首季的福利增長了1.8%,是自2004年以來最快的季度成長。其中管理、銷售及製造業的員工福利增長最大。
雇主們表示,為了彌補勞工力成本,自然要提高商品及服務價格,加上供應鏈中斷、俄烏戰爭推高能源價格等等,通膨進一步飆漲自然無可避免。
結果是即使勞工的工資收入大幅增加,但仍追不上不斷上漲的物價。勞工部的數據指出,首季度私營企業的工資和薪金,經通膨調整後反而同比下降3.3%。
有經濟學家認為,隨著新冠疫情緩和及家庭儲蓄減少,預料愈來愈多人重返職場,當更多人可以填補空缺時,雇主支付工資的壓力也會減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