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特拉斯激進減稅 市場3周前就已決定首相命運

特拉斯是英國最年輕,但也是最「短命」的首相,紐約時報分析指出,早在三個星期前即9月23日,她的政府公布自1972年以來英國最激進的減稅方案,但整個金融市場出現激烈的負面反應的那一刻,已註定了她的首相命運。
特拉斯在黨內競選時打出「低稅收、高增長」的政治願景,拜相後最受到矚目也是導致其深陷危機的是大規模減稅措施,規模達450億英鎊(約合505億美元),其中又以廢除稅率為45%的高收入所得稅最受爭議。
這讓市場上的許多人懷疑特拉斯政府是否在玩弄某種財政手段,因為這將不可避免需要大量借款來彌補減稅後,約為720億英鎊(約合808億美元)的預算缺口,結果觸發全球金融市場的負面反應。
方案公布當天,英鎊應聲下跌,對美元匯率跌幅達3%,股市和英國國債均大幅下挫;作為央行的英格蘭銀行被迫干預支撐英國債券,也大大破壞了英國在全球投資者中的聲譽。
飽受經濟挑戰打擊的世界各國領袖一直密切注視著英國的動盪,擔心英國的金融風暴波及全球,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特拉斯的困境會成為其他國家的先兆。
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希望英國能夠再次穩定下來並繼續前進,這對法國有好處,對歐洲也有好處。
經濟學家指出,特拉斯始終認為正確的是,市場應由更廣泛的全球減稅趨勢來驅動,但全球各國央行正不斷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膨,大幅減稅並非時候。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 (Kenneth Rogoff) 認為,現在真正令人擔憂的是,英國的情況可能是個徵兆,因為全球利率持續飆升,尤其是在不太可能很快下降的情況下,激烈的減稅計畫只會讓金融動盪進一步惡化。
也有專家認為,特拉斯的致命錯誤,在於相信通膨以兩位數運行且利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英國可以通過全面減稅而無需相應削減開支,但這實在是無視市場的嚴重性。
倫敦國王學院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波特斯 (Jonathan Portes) 指出,這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財政政策的結合,這等於在利率上升時去借錢,而不是在利率低位時去借錢。
他還指出,特拉斯與現已罷免的財政大臣夸騰(Kwasi Kwarteng)拋出全面減稅計畫時,並沒有受到政府財政監管機構即預算責任辦公室的審查,這是對制度的徹底破壞。
英國何時,甚至能否從這段政治和經濟動盪時期恢復過來,目前尚不清楚,但隨著特拉斯辭職的消息傳出,英鎊兌美元上漲。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