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男人就是這樣」川普性侵醜聞 不影響挺川派婦女票

首富回家囉 馬斯克專機已離開上海 飛往德州

新聞評論/後安倍時代,日本會集體向右轉嗎?

安倍遇刺的同情票效應下,自民黨所領導的自公聯盟在這次參議院改選中,一舉獲得一四六席的過半席次。若再加上支持修憲的日本維新會及國民民主黨,修憲四黨的席次達一七七席,超過一六四席的修憲三分之二門檻。安倍生前念茲在茲的修憲大業,目前看來只差臨門一腳,就端看首相岸田要不要啟動這項工程。

從日本派閥政治勢力消長的角度看,卻可能是另一番風景。安倍身為自民黨最大派系「清和會」掌門人,他在生前未指定接班人的情況下驟逝,勢必引發黨內派閥的權力爭逐。現任首相岸田所屬的「宏池會」,目前只是自民黨第四大派閥,必將乘機而起,填補安倍留下的權力真空。如此,右派的清和會與鴿派的宏池會一旦開始角力,自民黨將進入戰國時代。

安倍執政八年,主導日本政壇十餘年,他留下的最大遺產便是安倍經濟學,以及讓日本再次重返亞洲強國。

在內政上,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主要著重在提升出口及扶植大企業,而忽視所得的公平分配,讓國內貧富差距逐漸拉大。這次暗殺安倍的凶手山上徹也,其行凶理由表面上是宗教問題,實質上也是社會問題。山上從自衛隊退伍後長期就業不順,讓他成為社會邊緣人,逐漸對社會心生不滿,埋下刺殺安倍的動機。成也安倍經濟學,敗也安倍經濟學,這是命運的捉弄。

在外交上,安倍追隨美國路線,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忠實執行者。這雖讓日本再次與亞洲國家接軌,成為亞太地區強國,但由於民族主義的驅使,也讓日本與鄰近的中國、南韓衝突日益加劇。安倍在卸任後,喊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加上美日同盟推波,將讓日本捲入台海戰爭的風雲之中。安倍在位時,是「對中和解」的倡導者;卸任後卻變成「抗中急先鋒」,態度轉變之大猶如川劇變臉。

現任首相岸田文雄上任後,接連帶領自民黨打贏眾議院、參議院兩次大選,也延續安倍的親美抗中路線;日本不但主導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CPTPP),也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然而,這畢竟是在安倍幕後指導的路線;在後安倍時代,岸田要如何因應這個「安倍真空」?岸田已宣示要繼承安倍遺志推動修憲,但他能做到什麼地步,多數外媒仍抱持懷疑,因為目前日本經濟問題很多。

岸田面臨的難題有二。其一,在自民黨派閥重新洗牌下,誰將接掌保守派大旗?安倍在先前的自民黨總裁選舉時,曾屬意意識形態相近的「高市早苗」。高市雖是九連任的眾議員,卻從未擔任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總務大臣等重要職務,政治歷練仍嫌不足。而原本足以壓陣的清和會大老「細田博之」,卻是失言不斷、醜聞纏身,長期性騷擾女職員引發眾怒,回鍋擔任清和會領導人的可能性很低。在清和會內部遍尋無人之下,引發麻生派、茂木派的覬覦,安倍的「麻吉」麻生太郎,可能成為接掌保守派大旗的人選。

其二,在右翼保守四黨聯手的壓力下,岸田的務實路線是否會被迫轉向?這次安倍遇刺身亡,激起右翼勢力的集體危機感,自民黨內右翼將順勢崛起,與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勢力結合,並要求修改和平憲法。在社會集體氛圍下,一向務實的岸田已說出將繼承安倍遺志,朝向修憲的目標推進。無論這是應景的場面話,還是真心話,他短期內別無選擇。

安倍遇刺,讓保守四黨意外地衝過修憲門檻,日本會不會就此集體向右轉?那把利箭,正在弦上。

安倍 日本 民主黨

上一則

圖輯/安倍靈柩離開增上寺 民眾夾道目送最後一程

下一則

英王儲妃卡蜜拉客串雜誌主編 凱特掌鏡拍封面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