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勝利日閱兵 專家:擺在普亭面前的 只有各種不同失敗

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今年2月24日宣布揮軍烏克蘭,至今卻仍未在烏俄戰爭中取得任何拿得出手的進展,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及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俄國9日舉行勝利日閱兵,無論慶祝什麼,絕非俄烏戰爭勝利,擺在俄國總統普亭面前的,只有各種不同的失敗。
美國CNN分析,俄國總統普亭今年2月24日宣布揮軍烏克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掃蕩該國的新納粹分子;他顯然希望在5月9日的二戰「勝利日」,拿出更多成果慶祝這個象徵蘇聯在二戰打敗納粹德國所扮演角色的節日。
CNN說,俄國以掃蕩烏克蘭新納粹分子為由進軍,也暗示了「勝利日」是取得成功的最後期限。儘管克里姆林宮當局自侵烏以來一直全力宣傳對烏戰爭,但普亭很難在「勝利日」當天,將俄軍在烏克蘭的損失扭轉成真正的勝利。CNN指出,若真要說,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使普亭感到尷尬,至少在國際舞台上是如此。
倫敦國王學院防務研究客座教授克拉克(Michael Clarke)在BBC撰文指出,2008年以來,俄國對外用兵成功,都是靠著使用精銳部隊小組、傭兵和當地武裝團體,加上俄國空中武力,這讓俄國介入喬治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敘利亞、利比亞、馬利和2014年兩度介入烏克蘭時,可以投入低成本而獲得相當大的戰果。俄國2014年兼併烏克蘭克里米亞,接著煽動烏東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宣布獨立。
在每個案例中,俄國動作很快,以致西方除了逐步加重制裁之外,無法反擊。
今年2月,普亭故技重施,但這次套用的規模最大,打算在72小時內占領歐洲面積第二大、人口4500萬的烏克蘭。這個賭注在關鍵第一周就完全失敗。
普亭的A計畫是在烏軍或全世界來不及反應時占領基輔,但沒成功,所以改採B計畫,包圍基輔並占領其他大城,迫使基輔投降。這也沒能成功,俄軍唯一占領的大城只有赫爾松(Kherson)。俄軍只好採用C計畫,全力進攻烏東和烏南。
克拉克認為,無論烏東戰局如何,普亭只能在不同的失敗之間選擇。如果烏東戰事打到秋天而且僵持不下,他會輸得很慘。如果烏軍反擊,把俄軍趕出烏克蘭,普亭更慘。而就算俄軍成功占領烏東和烏南,還得在數百萬烏克蘭人反抗下,無限期設法維持占領。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