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參院通過援以烏台法案、強制TikTok脫離字節跳動 拜登將儘速簽署

馬斯克和特斯拉財報說了什麼?八大重點一次掌握

淵遠流長的粵劇

50年代,我們一家像許多大陸人一樣,因避戰亂而遷往英治的香港,希望滯留一段時間,待政局穩定後,再回歸大陸作長遠發展。當時大家集中精力,為自力更新而努力,沒有太多時間尋求娛樂,對消費不便宜的洋化電影和歐西流行歌曲演唱會,提不起興趣,但有時在苦悶和思鄉的時候,會非常懷念在廣東盛行的粤曲和粵劇。

後來獲悉,有一些著名的粵劇名伶和劇團輾轉赴香港發展,經常參加漁民和原住民搭棚為慶祝佛教節日而舉辦的粤劇(神功戲)演出,戲票便宜兼可為佛教團體籌款,引起爸媽的興趣,一來可解思鄉愁,二來可兼做善事。之後,觀看粵劇成為他們唯一嚮往的娛樂。因此我孩提時印象最深刻的是粵劇,俗稱為「大戲」,在天后誕等傳統節日尤為令人注目,那竹篾建造的大戲戲棚,巨型的「佬倌」花牌、大鑼大鼓的演唱、佬倌的服飾和濃厚的化妝,都很配合節日氣氛。

記得有一回,爸媽在新春期帶著我們兄弟姊妹幾個人,會同一群親戚看大戲,當劇中主角演唱主題曲時,觀眾都非常投入;媽媽、姑嬸們和其他婦女隨著主角低聲和唱,台上花旦被觀眾感動,更加賣力演出,並對曲調作適度的調整,使觀眾對主題曲的演唱更易投入,台上台下因互動打成一片,氣氛熱烈少見,使我留下非常深刻難忘的印象。

往後,我留意到媽媽閒來時還偶然會回味一下,哼一兩段熟悉的主題曲,模仿一些花旦的小動作,舒緩做家務的壓力。不只是媽媽,還有許多主婦們都有這個習慣,可見粤劇的粤曲非常大眾化和深入人心。

長大後,我發現粵劇不只大眾化,而是一種有傳統特色的劇藝,且有淵遠流長的歷史,它集合歷代民間歌舞、說唱、武功、滑稽和雜技等精華成為一體,是一門很完美的綜合性民間藝術。

粵劇由劇團主導,擁有專長的角色,如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和武生等,各有師承,都能獨當一面,視劇情的安排,可以多樣化;有時會偏重言情,主角是文生和正印花旦;有時會偏重英雄武打,主角是文武生和武生,有時會偏重詼諧攪笑,主角是丑生。每個角色都有傳承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規範,如唱、做、念、打,而且非常講究,並各有發揮的空間,讓後學者有法可依、有版可看、有超越的路可走。

歷代苦練成功的伶人都會遵從傳統使命,願把心得技藝傳授後學者,希望這傳統藝術能世代傳承下去,不致消失,並發揚光大。

今日時代變遷,影視科技發達,已做到能人之所不能的超然地步,高超的智能科技能提供廣泛的娛樂領域和欣賞的平台,似乎有淘汰真人表演的舞台劇之勢。幸而,舞台劇可以製造現場氣氛,藝人與觀眾情緒可以互動,產生很高的娛樂效果,這方面影視科技致今還無法做得到。

何況,傳統的粵劇像世界名畫一般,是歷代藝術的結晶,有不可磨滅的價值。可惜現代年輕這一輩由於網路智能科技發達,提供極廣泛的演藝選擇,他們有可能會忽略粵劇。我一直擔心有一天,學習粵曲、粵劇會後繼無人,令我們失去這門傳統的藝術。

移民美國後,最近驚奇發現,年輕的嫂子和一眾友好在三藩市竟組團學習粤曲、粵劇,成為一種長期嗜好。後來更覓得名師指導,全面學習粵劇;範圍包括戲服、化妝和舞台功架,且不時南下洛杉磯參加演出,興趣盎然,值得我慶幸和安慰。

舞台劇 香港 原住民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戴帽子」小學/《取了綽號的小女生》系列之一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