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快看世界/加州賺錢德州花 超級通勤者的生財之道

平衡與長壽有關 你能通過10秒平衡測試嗎?

拙荊與賤內

中國古代的男女婚姻,男的稱為丈夫,一個說法是,古時有搶婚習俗,女子嫁人,最好嫁個高大威猛的,身高一丈(丈的長度在商代只是一米六、七;到清代變成三米三)的,才不容易被人搶走。與丈夫相對的稱謂是「妻子」,也是搶來的,古代婚配習俗,是搶走女子,成親生育。所以甲骨文的「妻」字,是「每」字(指女子生育)加「抓」字合成的。

「妻」一詞的來歷最早見於《易經繫辭》:「人於其官,不見其妻。」在古代,妻子一詞指的是妻與子。由於北方宋後誤用,今「妻子」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

後來文明進步了,「妻子」改稱娘子或夫人,「老婆」一詞則源於唐代。而最尊敬的稱呼,應是今日仍沿用的「太太」。「太太」一詞,源自周朝立國的三位君主:周太王、季歷和周文王,他們的正室,分別是太姜、太任、太姒,合稱「三太」,後來都成為以賢德著稱的國母。所以今日的婦女除非自認是賢良淑德,否則都不宜自稱是某某的「太太」。

隨著中國文化講求男尊女卑,男性對自己妻子的稱呼,開始改稱「拙荊」或是「賤內」。「拙」是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拙劣、愚笨;「荊」是植物名,枝條柔韌,古代貧家婦女常用荊枝製成髮釵,所以「拙荊」等於表示「我這個愚笨小人的貧窮妻子」。這個詞的由來,出自《太平御覽・卷七一八•釵》引《列女傳》:「梁鴻妻孟光,荊釵布裙。」

至於「賤內」,「賤」又是謙詞,指微不足道。《紅樓夢》第十回:「讓我把賤內的病症說一說再看脈,如何?」古代男主外,女主內,「賤內」則代表一個小人物家中的「黃臉婆」了。

甲骨文

上一則

「戀戀風塵」35年前上映 當年海報超搶手 加印仍被偷

下一則

山東青島各校收到禁書令 龍應台作品在列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