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英防相:俄羅斯是印太威脅 有能力破壞基礎設施

美允中增加直飛航班 飛行途徑需繞過俄羅斯

興趣、專業與職業

從職場退下來,拋開了具體工作,喜歡想一些形而上的問題。最近較多思考興趣、專業、職業,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因為本人曾有相當長時間從事與興趣無關的職業──每天清醒的時候都在為了謀生,幹著毫無興趣的事,而興趣總是纏繞於心,其內心的矛盾、痛苦記憶一直揮之不去。

有沒有將興趣變成專業,經專業的學習又過渡為職業,最後獲得事業的成功,實現精神上滿足,又取得了財務自由?

我的想法是這很難,但經過個人的不懈追求,同時又恰逢機遇,也不是不可能。

曾一直留意一個小男孩的成長過程。他三、四歲時愛拼樂高、玩玩具車,不久,喜歡玩較複雜的玩具飛機,一段時間後,在電腦上玩簡單的開飛機。

家人見他如此著迷飛機,買了電腦飛機模擬駕駛遊戲軟件,讓他在網上開。

除了學校布置的功課,男孩其餘時間都花在網上開飛機了。網駕程序越玩越深入,越來越接近實體飛機駕駛體驗。

男孩於是開始關注記錄各種飛行數值、學習與飛行相關的各種知識,如飛行所需的航空天氣、飛行地圖、安全保障、危機處理等,以一個飛行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興趣一旦啟動是很難煞車的,網駕到最後,一定導致產生強烈的駕駛實體飛機的欲望,男孩當然也是如此。

幸好家長一直注重發現和保護孩子的興趣,並適時為孩子寶貴的興趣提供幫助。在男孩高中即將畢業的假期,家長為男孩購買了實體飛機飛行訓練課程,這讓男孩激動得一夜未眠,家長還陪伴他親自駕起了飛機。

這一令他陶醉的經歷後,他確立了此生非飛行職業不選了。

考大學,他只選擇飛行學院飛行系。有充分的準備和訓練,他順利考取。幾年下來,今年將面臨畢業,正巧因前兩年疫情,航空公司經歷了一個低潮,一批空乘人員離開,低潮過去,現在迎來一個發展期,男孩取得了美聯航的實習機會,如無意外,一畢業即可實現駕機馳騁藍天的夢想。

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興趣,但有興趣未必有天分,有興趣天分未必獲得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有興趣天分並獲得家人理解與支持,卻未必適逢社會提供了機遇,這一切都配合了才有可能。

這個男孩很幸運,他擁有了自己的興趣,又被家人珍惜保護、栽培,還遇上了社會機遇,一切順遂;不像我當年,學校分配,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一幹就是幾十年。

男孩在美國生長,個性自由發展,家長開明,社會有機遇,應是人生難得的造化了。

疫情 自駕

上一則

村上隆太陽花密集轟炸洛杉磯 The Broad博物館展出作品

下一則

紐約公共圖書館書香飄百年 疫情加速數位轉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