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千計
一口氣看了兩齣熱門戲劇「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和「Tinder詐騙王」(The Tinder Swindler)。無獨有偶,兩齣劇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描述身無分文的老千如何利用社交網絡媒體,從而成功騙取數以千萬計的錢財。
我不禁搖頭,難怪俗語有云:「蹺唔怕舊,最緊要受。」類似的行騙手法,數十年來都是司空見慣,身邊也曾有朋友中伏,既損失金錢,更因蒙羞而不敢向人言。料不到今天更憑社交網站因利成便,讓老千騙財更為得心應手。
行騙的第一招,是騙徒會訛稱自己背景顯赫。本來是俄羅斯人的Anna訛稱自己是德國貴族的後人,因與爸爸意見不合而被暫時經濟封鎖;而那個Tinder騙子則訛稱自己是某大珠寶店的太子爺,公事繁忙經常要周遊列國。習慣攀龍附鳳的世俗人啊,爭先跑來簇擁。
第二招是曬出超豪行頭,出手極為闊綽,務求令旁人譁然。老千穿的是頂級名牌服裝,出入最高級場所,旅遊時坐私人飛機。Anna曾長期居於紐約高級酒店,出入時隨手給店員的小費是100美元,她立即成為城中神話。
第三招是借助名人來博取信任。老千的社交網站都會滿布他們跟甚麼明星和大人物的合照。其實只要膽夠大,處心積慮,要接近名人拍一張合照,絕非想像中的難。
成功的老千必然是口才極佳的高智人物和病態撒謊者,謊話耍到連他們也相信自己是非凡人才,可是倒楣碰上他們的人儼如做噩夢,不是損失巨款,就是被迫欠下一屁股債。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