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吞美味
當天晚上,香港老同學邀我看了一場新上映的港產片。歸途中,老同學說:「香港美食天堂,遍嘗美食不虛此行。」我看一眼亮如白晝的大街小巷說:「客隨主便。」老同學說:「今晚吃宵夜,就是港式雲吞。」
那是一條靠近彌敦道的小街,雲吞店面積不大,七、八張餐台。老同學說,附近一帶人們吃早餐或夜宵,要是吃雲吞,首選這家雲吞店。店鋪雅致整潔,廚房內一張長桌子,堆放薄薄的雲吞皮與多種食材;面對門口正面的牆頭亮眼處掛一幅書法鏡框,裡面有一句話:「一碗熱乎乎的雲吞,有肉有菜有湯,吃上一碗整個身體暖融融。」
雲吞全由老闆任先生親手包裹的,據說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顧客盈門。雲吞每碗十二個,風味獨特,都似脆生生的,清甜可口。吃一碗,覺得嘴留餘香。
在香港逗留一星期,或早或晚光顧雲吞店。偶爾一次我指指鏡框書法,問起任先生文字意思以及他開雲吞店的由來,他毫不隱瞞地說:「書法文字,是一位當年由廣州西關逃難香港的廚師張先生寫的,至今已有幾十年。做雲吞,張師傅傳給董老爺爺,老爺爺傳我父親,我父親再教會我。」
一九四九年年末,年輕時的董老爺爺在香港一條小街擺攤,平時他大多是在人家批發店,見什麼貨物便宜就取一些拿去做買賣,從中賺差價過日子。
有一次擺上的東西是餅乾,恰巧張師傅路過。張師傅有手藝,初到香港手裡無錢也在餓肚子,董老爺爺見狀,毫不猶豫拿起一堆餅乾塞過去說:「看你餓得沒法走路了,快吃幾塊餅乾充飢吧。」幾塊餅乾,連結了兩人一輩子的濃情厚誼。
老爺爺最初沒本錢開店,但在張師傅建議和幫助下,先用木頭手推車拉雲吞沿街叫賣,到後來憑積蓄開了雲吞店。張師傅對雲吞不斷改良與改進,使雲吞具備了名副其實的港式風味,客人紛至沓來。
我問港式雲吞有什麼奧祕,任先生笑著說:「沒有什麼大祕密,只不過餡料夠新鮮,雲吞皮夠薄。」
時間如流,很快過去了幾年。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不可能再回香港旅行,更談不上要吃任先生做的雲吞。兩個月前與在香港的任先生打電話,說起他做的雲吞。他說,疫情原因,不少茶樓酒館難以為繼,可是他的雲吞店靠外賣利潤依然不錯,還多開了一間雲吞店,生意一直保持興旺。
我隨意地對任先生說:「可不可以說說做出美味雲吞的方子?」沒想到,任先生哈哈一笑說:「沒問題。」
過一會,他通過微信私聊將做雲吞的方子發給我,大概包括精選五花肉、鮮蝦、馬薺、香菇、蠔油、大蔥、生薑、胡椒粉、生抽、花生油、香油等等。
當日下午,我按做雲吞的方子去唐人街買回各種食材與雲吞皮,回家即刻做雲吞,有可能是雲吞皮過於厚實,達不到港式風味雲吞的效果,但餡料很有新鮮感、清甜感,也是我鐘意的。
上個星期,我將親手做的雲吞打包分別送給三位香港朋友,他們品嘗後打電話稱讚說:「你做的雲吞較有港式味道,很不錯。」我聽了,確實多了一份勞動收穫的開心與快樂。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