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vs.餓死
執筆之時,英國剛公布過去一天全國患Covid-19的病者人數,超逾18萬,非常駭人。有位鄰居卻保持著黑色幽默:「噢!我們竟然輸給法國。」這天法國公布的患病人數超過20萬。
此刻,Omicron新變種病毒正肆虐全球,英國成為其中一個重災區,那麼情況混亂嗎?民眾驚慌嗎?答案可能有點反高潮—這裡生活如常。
Central London依舊人山人海,料不到世界各地竟然有那麼多不怕死的遊客,如常跑到倫敦來度佳節,享受Regent Street一帶美麗璀璨的節日燈飾。餐廳不預先訂座是不行的,尤其是著名食店,倫敦市道奇旺。
這回英相強生堅持聖誕、新年期間不實行任何加辣防疫措施,批評者明顯比較少。經歷了足足兩年的抗疫苦況,掙扎於可能「病死」或「餓死」之間,大部分英國人似乎是更害怕後者,因此盡速恢復經濟反而成了重中之重。
令人稍為喘息的,是這期的死亡人數確實是保持於低紀錄,而患上Omicron的病情也普遍沒有先前的嚴重,當然不應因此而鬆懈。
朋友的6歲女兒確診患上Omicron,她發高燒、喉嚨痛、咳嗽和流鼻水;夫婦將患病女兒隔離於房間裡,一星期後就復元了。另一位30多歲朋友確診,發燒3天、乾咳和喉嚨劇痛,同樣是休息7天就檢測呈陰性了,快來快走…今時今日,身邊總有認識的人中招呢。
本人則繼續閉關「整餅」以策安全,以不變應萬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