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遺忘之前

過年過節之後,和朋友寒暄笑言:「很高興兒女回家團聚,但同時也很高興他們走了,可以鬆口氣恢復輕鬆。」兩個兒子由西岸洛杉磯(Los Angeles)和鳳凰城(Phoenix)回來過節,而老公因為假期有限,只和他們相處了三天;聖誕節一過,老公馬上又趕忙飛回台灣(Taiwan),去和他一百零二歲的老母親相聚。
我忙著給兒子們做他們最喜歡的料理,有紅燒雞腿、蝦仁炒飯和豆豉排骨。他們也找機會為我按摩、幫忙擦地,並整理地下室。
從手機上見到婆婆雖然年邁,但笑容滿面、洋溢著幸福的神情,她訴說自己的兒子推著輪椅,帶她去做復健、幫忙她點眼藥,並且很耐心地陪她玩撲克牌等事。
兩個ABC的成年孫子用有限的中文,和奶奶進行有趣的交談:「奶奶妳戴著帽子很可愛,下次回台中(Taichung)我再和妳玩麻將。」結結巴巴的對話很快就打住,但是這短短幾分鐘的親情熱度,卻能讓外面的積雪融化。
老公是個孝子,但因為仍在大學任教,只能利用寒暑假回台灣,去年五月,我和他花了三十三個小時返台抵達婆婆家,我們必須全職接替回越南(Vietnam)休假的外勞。我忙著買菜做飯、給婆婆梳頭穿衣等,老公則負責為婆婆倒尿盆,用漂白水洗刷浴室等,看他甩動花白的頭髮,弓著腰拖地,像極了綵衣娛親的老萊子。
公公多年前去世後,婆婆堅持自己住在老房子而不願打擾兒女,所幸她雖然已年過百歲,一切尚能自立,耳朵有點重聽,但還能讀報看電視。近一年來她吃穿照舊,但頭腦有些退化,五分鐘前說的事,她會一再詢問。尤其是早晚刷牙,每次都要花上三、五個小時,但她卻堅持說自己只刷了五分鐘。
有一次,我在半夜三點被老公搖醒,要求我到婆婆的浴室去看看,老公很焦急地告訴我,婆婆已經進入浴室超過四小時,但他又不方便一探究竟。
我敲了老半天的門都沒有回應,還好婆婆沒有上鎖,推開門只見婆婆穿著內褲,披頭散髮坐在馬桶座上,她對著鏡子來回刷牙吐水,洗臉盆中滿溢著肥皂水和牙膏。
我半強迫地告訴婆婆,再刷兩分鐘就停止,她不高興地叫我回去睡覺。我等在門外十分鐘後再敲門,硬要婆婆放下牙刷和漱口杯,然後回床上睡覺。
神奇的是,當白天老公和她玩起簡單的撲克牌時,婆婆居然聚精會神、清醒無比,而且還常常得勝。她說起當年逃難結婚的事仍然津津樂道,但她卻不記得幾天前,才因尿道炎住院十多天的事。
在視訊中,孫子們對奶奶說:「我的媽媽很高興,因為我們回來陪她;奶奶,您的兒子也回去陪您,您一定也很高興吧!」婆婆頻頻點頭微笑。
雖然婆婆的腦筋顯著退化,時空有些錯亂,但是有親人愛心陪伴,還是能夠叫醒她並滋潤她。我們三代人有著文化年紀差異,性格經歷也不同,但是親情的觸動和真心的關愛永遠都重要,恆久不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