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人沒到華府已變天…川普強勢回歸 多數民眾支持政策改變

川普要出手?擬祭行政令:TikTok禁令緩90天執行

洛城薑絲大腸

遠赴紐約念書的兒子打電話回家,竟然提到好想吃臭豆腐及薑絲大腸;在美國出生、長大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竟然會懷念起這些食物,想不到吧?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做得最對的決定,除了堅持送他們上中文學校外,就是將祖父母接來奉養全家三代同堂。自幼吃慣了祖父母下廚的客家菜,也讓他們極自然認同自己是源自台灣的客家後代。

傳統客家菜重油鹹香下飯,而現代人重視養生少油鹽,往昔洛杉磯還有幾家客家餐館,如今唯獨一家才吃得到高雄美濃紅燒豬腳和客家鹹豬肉。至於薑絲大腸,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客家菜餚,竟然杳然無蹤,也有餐館將這道菜列在菜單,但上桌一嘗,根本不是那酸甘爽脆的客家原味。

食物之所以美味,通常都伴隨著愉悅場合或與親情聯結,才會烙下深刻記憶。我家三代同堂,兄姊們又住得近。只要有人登高一呼,便隨即會面熱鬧聚餐。為討老爸歡心,自然是選擇客家小館用餐。

老爸牙口不好,只能咀嚼較綿軟的九層塔大腸,厚實的白切鵝肉和富有咬勁的薑絲大腸,便成我們兄姊弟聊天下酒良伴。當熱騰騰乍出鍋的薑絲大腸上桌,很快就被一掃而空,一盤當然不夠,通常要連點兩、三盤才過癮。這道菜要出鍋即食,享受那熱騰爽脆的鍋氣,因此一次只能點一盤,若嫌薑絲太少、不夠酸或想要更脆,帶話給廚房,下盤便隨即按客人的需求奉上。

兒子就是在這種歡愉的家庭聚會場合,不自覺地染上吃客家菜的習慣。後來得知那客家師傅因經年甩鍋、手腕受傷關店消息,還吵著要跟師傅討食譜配方,以便自己烹調,這想法,當然行不通。

我把兒子的煩惱告訴另間小吃店的李老闆,想不到他二話不說,便催促太太跟那美濃同鄉師傅要到配方及烹調祕訣,當即試做出滋味相仿、口感卻更勝一籌的佳餚,阿春師傅的原版薑絲大腸口感粗獷,需咬嚼甚久才能大口吞下;李太太心細將食材切得略小些,如此一來爽脆依舊,卻更加適口而不會被噎到。

同樣是客家菜,「九層塔大腸」跟「薑絲大腸」有何不同?二者都使用豬大腸只是部位不同,前者用綿軟中後段、味道一點都不酸;後者則選大腸頭部位,滋味重酸微甘。處理食材時要把大腸翻轉將內部油層清淨,再加入麵粉或太白粉放置攪拌機內打上半小時,直到油脂完全去除、潔淨,沒有腥臭味後才能切塊備用。

據師傅說,薑絲大腸下鍋大火爆炒,必須在一、兩分鐘內完成起鍋,過久就變成橡皮般完全嚼不動。為抓緊時間爆炒,所有調味料都要事先備妥置於碗中,炒時還必得少量分次加入,以免鍋溫驟降炒不出那爽脆口感。而醋精在美國找不到,只能用某品牌的蔬菜果醋才勉強堪能替代。

想不到要炒出一盤客家原汁原味的薑絲大腸,學問還真大。食材不貴,但要將食材除油去腥處理乾淨,卻極耗工費勁,連老墨廚工都抱怨腥臭難聞拒絕去碰,這才是餐廳不願賣薑絲大腸的真正原因。在洛杉磯想品嘗真正客家原味的薑絲大腸,現今唯有找關係事先預約赴大廚家品味,並且還限量,吃完頂多續一盤,再多也沒有。

吃飯還得靠關係?在洛杉磯想吃正宗美味的客家菜,還真是不容易。

洛杉磯 食譜 蔬菜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