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飛過一隻小鳥
與歐先生在唐人街華人公所辦事,他的手機鈴聲響了,通話後,他告訴我:「距離我家十五分鐘車程,有個黃姓老先生需要人照顧,朋友問我願不願意做護工?」
歐先生在上海退休,經女兒女婿申辦移民美國團聚,女兒女婿向來孝順,勸父親安享晚年,平日聽他說,無事可幹有些煩悶。本地上年紀或長期病患的老者,可以向相關機構申請護工,護工經短期培訓即可上崗,歐先生猶豫不決,做護工 「苦、髒、累」,女兒女婿不一定支持。
幾天後,在社區散步遇見歐先生,歐先生直言:「那個老先生也是上海人,八十過外,聲稱非老鄉護工不要,我不妨試試看。」
原來自從發生疫情以來,坐輪椅的老先生或者悶在屋裡久了,性格變得很怪僻,前後不過半年換了三個護工,他的子女十分無奈,輪流請假照顧老人。女兒黃女士的公司已口頭警告,若是她三天兩頭請假,只能請她另謀高就,她非常為難,總算正常上班了,怎能做到面面俱到?
歐先生知悉老先生情況,硬著頭皮答應,女兒女婿只好同意。照顧老先生第一天,老人家心情舒暢。黃女士講得好,短短一星期,她父親臉上恢復了笑意。
每天午間,歐先生推著老先生曬太陽,有一次在社區公園閒逛,老先生忽然除下口罩,仰望天空大聲說:「我變成一隻小鳥真好,飛去紐約!」他的叫嚷嚇了歐先生一跳。
只看天空飛過一隻小鳥,歐先生隨意地說:「去紐約不用變小鳥,搭飛機就行,由西雅圖飛紐約不用五個小時。」老先生重新戴好口罩,低下頭說:「有機會飛去紐約多好。」
次日開始,老先生一反常態,歐先生依然無微不至,老先生黑著臉罵人摔飯碗,歐先生苦不堪言,對黃女士說:「我也無法忍受,麻煩你們另請高明。」
歐先生搞不清自己怎麼得罪老先生的,他與黃女士講電話,提及老先生望天空說小鳥的言行:「難道老先生有講不出的心事?」黃女士沉默稍許說:「我爸爸有個家姊九十歲,現住在紐約,由於疫情影響,他們未見面幾年了,我和哥哥無法請假陪父親過去探望。」
歐先生脫口而出:「大有可能與此事有關吧?」他說出自己想法,「我與你父親都已打了三次疫苗,相對而言安全多了,如果你們拿不出時間,由我陪你父親去紐約看望他家姊,你說好嗎?」
事實證明了歐先生判斷有理。老先生姊弟倆感情深厚,現已都是高齡,雖保持電話聯繫,但始終苦於長時間未能見面,內心無法釋懷,故而無端指桑罵槐,找事發脾氣,大聲叫嚷「變成一隻小鳥飛去紐約」。
那天,由歐先生陪伴老先生搭飛機赴紐約,一路上老人神態毫無疲憊。一對長者在紐約歡聚的親熱場面,令在場的人感慨不已。過不久,老先生與姊姊先後與世長辭。
聽罷,我說:「人老了,但不能成為困在籠子的一隻小鳥。身為子女者,有時應該站在老人家角度想問題、做事情,力求關愛和理解。」歐先生點點頭說:「現實生活中,確是如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