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凌波仙子理髮
一位經營花圃的朋友,知道我喜愛水仙,進了冬月,就會給我送幾個水仙花球來,都是精心挑選豐滿結實的,又經過一番精雕細刻的功夫:花球表面層層疊疊的褐色外皮剝除乾淨,根部上方橫割一刀,直刀逐層挖去鱗片,掰掉一些細小的花頭,露出淡黃的花頭。這是主要的花頭,既要保證沒有受到刀傷,又要保證營養充足。
他教我將雕刻好的水仙球削過的一面,朝下浸泡在水裡,每天換水洗滌一次,洗淨原先刀口分泌的黏液。過了兩三天,水仙球沒有了分泌物,清清爽爽,新綠嫩白,我把它們移到精緻的水仙盆裡,用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壓住水仙球根,讓切去半邊的水仙球直直地站穩。
只見一個個飽滿的花苞,羞羞答答地躲在剖開的鱗莖裡,半遮著臉向外窺視。大概等到一個多月以後,花苞外殼就會裂開,花蕾次第亮相。但是,眼下那一大叢葉子,雖然沒有人為揠苗助長,卻一股勁兒往上竄,好像大有「豔冠群芳」之勢。
我尋思著,葉片如此瘋長,一來遮住了花朵,喧賓奪主,二來也許會過多過早消耗自身有限的養料。為了儲存養料,保障開花的需要,我動腦筋想了一個辦法,嘗試著給凌波仙子「理髮」。
等到水仙的葉子長到超過三、四寸的時候,我就把它們剪掉一截,然後不嫌麻煩,再把葉子的上端一片片細心地修成尖尖的圓形,使它們恢復原樣,不至於破相。剛剛剪完,那裡會流出稀稠的汁液,我用棉籤蘸了水輕輕擦拭乾淨,一會兒收乾了,傷口自動癒合。雖然經過刀傷,但是並沒有形成褐色的瘢疤,留下做過手術的痕跡,並不因此而影響美觀。
在整個侍弄過程中,這項工作反覆做了三、四回,讓有限的養分不致過早過多消耗掉,又讓水仙具有好看的造型,算得上是件一舉兩得的事。
經過多次「理髮」的水仙,葉都是四、五寸長,莖全是一尺多高,花開得熱熱鬧鬧,葉片翠綠,花瓣潔白,花芯豔黃,一如朱熹詩句所云「翠袖黃冠白玉英」,三者層次分明,相互映襯。
親友來訪,一眼看見我的水仙,對那粗壯短矮的葉片感到好生奇怪,問我這是什麼優良品種。我一邊請他們仔細端詳水仙的葉子,一邊給他們敘說給凌波仙子「理髮」的事,他們笑稱這倒也是一樁創新。
目睹一朵朵水仙花,有如六棱白玉盤托起一盞盞金黃酒杯,案上「金盞銀台」一片,吸納滿屋縷縷淡雅暗香。想起希臘神話故事裡孤芳自賞的美男子納西修斯,以及中國關於水仙花的幾則美麗傳說,覺得水仙其實也通人性,曉得「知恩圖報」,你悉心呵護它,服侍它,它會以曼妙的身姿、甜美的笑靨、舒心的芬芳回報你。
如今疫情期間,為了避免病毒感染,我們需要少出門,多宅居,而家中有凌波仙子做伴,姿態嫋娜,花香襲人,悅目賞心,不亦宜乎。
好友免了請吃請喝的俗套,擺脫人情往來的繁文縟節,這清淡如水的交誼,權且算是仿效水仙冰清玉潔、纖塵不染的品性。一直以來,水仙成了維繫我們樸素無華友情的紐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