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

美國的熱門自然景觀遊覽景點的排名,目前除黃石公園外,羚羊谷應可算是第二名了。它是大自然用它那鬼斧神工的手創造的奇蹟,讓人類在這奇蹟面前,只能匍匐崇拜與讚美。去年十二月初,我們一行四人也去朝聖了。
羚羊谷分為三個部分:上羚羊谷、下羚羊谷和X羚羊谷。得名羚羊谷,傳說是因為有一名印第安人的小女孩在放羊時發現了這個神蹟。近幾年來,隨著每個去過的人心悅口服的讚美,它名氣越來越大,於是羚羊谷變成了每個人不去不閉眼的必去聖地。
羚羊谷的地貌,是由科羅拉多河的暴洪經過幾百萬年的沖刷而形或,岩穴的壁上有明顯的洪水刷痕,地理學上稱它是著名的狹縫型峽谷。這裡也是一個是印第安人的保留區。
我們去了下羚羊谷,據導遊講,那裡更適合喜歡攝影的人士去。羚羊谷因為空間有限,想遊覽必須預訂,我們預訂的時間是七日的中午十二點。還好我們去的是十二月,如果是七、八月去,那裡的氣溫有時高達攝氏四十度,這時候進入地穴,無異是去鑽大火爐了。
進入景點後,必須由印第安人導遊引路。到了現場發現印第安人導遊不少,他們帶領的每組人數不會超過十人,我們這組是六個人。在導遊帶領下,我們按序鑽入了地穴中。地穴中的人行細道,窄至必須側身斜行。地上的黃沙大概是為了方便行走而人工鋪設的,這倒與岩石的本身桔紅色也相配。
一入地穴,人會一驚,因地穴中的岩石形狀千奇百怪,巧奪天工,令人目迷五色,眼花撩亂,這真是只有大自然的天水才能創作出如此美妙的曲線,讓人驚訝的突兀。羚羊谷就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天然藝術作品。
導遊叫我們抬頭看天空。哇,在千變萬化的岩石線條中,射入的一縷陽光,在巉岩的環顧下,陽光構成了各種不規則的幾何圖像。更奇怪的是經過岩壁的反射,陽光會呈現紫色。以前聽老師說太陽光在三稜鏡下會折射出內含的七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是否今天陽光把岩石當稜鏡了,照至桔紅岩石上卻反射出紫光,這是否符合光學原理呀?不管對這個現象解釋如何,羚羊谷已給我們上了一堂光學美學課。
在這洞奇石秀的地穴中,我們有點不知如何取景拍照了,好似一切都可入鏡,又彷彿多得又無從入手。導遊不斷告訴我們,機位應在哪裡,構圖應朝哪個方向。這樣過了一個洞穴又進入另一個穴洞,真是應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句,而村村又不一樣,讓我們驚歎復驚歎。
我停了腳步,抬頭仰望,縫隙中的天空是那麼明亮,我明白為什麼導遊會訂在中午十二點進場。剎那在我的腦海中,出現坐井觀天的名字,一個個洞穴不就是一口口的井嗎?瞬間,我突然有得道開悟的感覺,坐井觀天原來是鼠目寸光一樣的貶義詞,但在這裡,卻因坐井觀天,我們才見到了無與倫比的美景,坐井觀天成了褒義詞了。
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哈,我還學到一個新認識:事物的褒貶是因時間和地點可以轉換的,中國人無可爭議的美食紅燒肉,放置阿拉伯人的食桌上,那一定是褻瀆神明的。
就在我這夢遊般出神凝思時,導遊大喝一聲:當心前面的石塊,我們要出洞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