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九班的狗班旗
一九六五年我在台灣就讀台中一中高三九班,台語的「九」與「狗」同音,別班同學都稱我們是高三狗班。狗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不但不以為忤,還以狗班為榮。
那時班上有五十多位同學,雖只是十多歲的高中生,一些同學已在寫作、繪畫、運動等方面嶄露天分。其中最有繪畫天賦的是張堅浚同學,美術課不論素描、靜物、花鳥,他都畫得維妙維肖,畫得精采。
學校每周六有班會,討論班上大小事情。有次開班會時,一名同學提議:「國家有國旗,團體有團旗,我們高三九班也應該有個班旗。」這提議有創意,全班贊成。設計班旗的責任,理所當然地交給了張堅浚。
第二周班會,班旗設計好了,張同學拿出圖紙,上面畫了一隻奮力往前奔跑、動感十足的「灰狗」。他解釋說:「美國有一家長途客運叫灰狗巴士,這是參考他們『徽標』設計的。」以狗喻九,風趣幽默。可是「狗」在語言中有貶意,同學起初看了不以為然,後來愈看愈有趣,最後表決時一致通過。
定案後,班長帶著設計圖去學校旁的旗幟店,委託做了一面寬一公尺、上下八十公分、四周鑲了花邊、中間是灰狗的班旗。
那以後,「狗班旗」就作了我們班的象徵與標誌,學校籃球、棒球、排球等各種比賽,我們找根竹竿,掛上狗班旗,在球場邊一面揮舞一面加油。其他班沒有班旗,只能羨慕我們班啦啦隊興奮跳躍,搖旗吶喊。後來學校籃球賽我們班得了亞軍,鼓舞士氣的狗班旗也有一份功勞。
平常時間狗班旗掛在教室後面,老師上課面對著獨特的狗班旗,和下面一群毛頭小伙子,都覺得好笑,也覺得我們班的幽默感十足。
就這樣,狗班旗陪伴了我們一年多。高三下學期要畢業了,三年的同學緣分將結束,以後天涯海角,各奔前程。可是班上的象徵,狗班旗要如何處理?班會討論結果,畢業後,狗班旗依學號輪流保管,一人保管一年,然後交給下一位同學。
上大學、畢業、進社會工作,幾十年過去,同學各忙各的,忘了狗班旗這件事。直到畢業五十周年聚餐,一位同學在席間提起:「好懷念那幅狗班旗,不知道現在傳到哪一位了?」大家才又想起。第一位保管狗班旗的廖同學說:「我保管一年後,交給下一位陳同學。」陳同學接口說:「我保管完了交給了王同學。」王同學大學畢業後赴美進修,後來在美國定居,沒參加那次同學會,問題不了了之。
沒多久,李同學在高中同學的Line群組寫:「王同學赴美前,把狗班旗交給了我,因為常換工作常搬家,不知什麼時候就找不到了。很抱歉,請同學原諒!」真相大白,原來狗班旗在李同學手上弄丟了。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高中時令人懷念的狗班旗趣事,轉眼已過一甲子。同學都在坐七望八之年,這些年,有些同學已離去,參加同學聚會的人愈來愈少。期盼同學趁還能走動,時常相聚,一起回憶當年像狗班旗之類的高中往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