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軍眷媽媽

當八一四空軍建軍節和九三軍人節接二連三來臨時,我們這批空軍子弟們,總會不期而然地懷念起上個世紀曾參與中日抗戰、及退守台灣一輩子的父親們。而那雙背後哺育眷村孩子們茁壯、勤奮互助的手,卻往往被忽略了。
那天讀到一篇內地九十老婦的回憶,當年未跟空軍戀人赴台而悔恨終生,這讓我更慶幸欽佩我那勇敢的媽媽,是她的決心和行動創造了我的一生。
平心而論,嫁給軍人是需要勇氣的,尤其在戰爭時期。婚後的父親隨時有任務被調派各處,而母親必須安排自己的生活。快樂的日子不到一年,父親便被遴選去美國受訓。
當時日軍占領了東南沿海,赴美必須由雲南往西飛越過喜馬拉雅山駝峰,到印度加爾各答搭船赴美以躲避日軍。而母親原先安排好飛赴四川大後方的計畫,卻在日軍突襲之下被迫中斷。
可憐的她一人帶著剛出生的女嬰,便隨著一批逃難的人潮踏上由桂林-柳州-獨山往重慶的苦日子。記得小時候母親曾講述當時窘境,逃難時三餐不繼,奶水無法餵飽我們的大姊,靠著同行難友弄些米湯支撐著;為了躲日本飛機而晝伏夜行,有時為了擠搭火車,人們甚至爬到火車頂……。
行行復行行,到重慶時已由夏天轉入秋冬,而在艱苦逃難下襁褓的大姊,終因營養不良而夭折,母親的傷痛是可想而知的。
抗戰勝利後父親回國,接爺爺奶奶一同在上海過了兩年安逸的生活。不久國共內戰風雲又起,身為空軍的父親在一九四八年便隨軍遷台,而身懷六甲的母親必須先送爺爺奶奶到四川姑媽家,才能計畫自己赴台之事。
時局變化太快,等她到了成都已聯繫不上父親了,而父親幾次寄出的赴台入境證,都如石沉大海不見蹤影。當時母親決定必須去台灣,不能讓腹中的孩子沒有爹。
然而空軍赴台的班機愈來愈少,她天天去成都機場等飛機,直到有一天聽說重慶機場有飛台的軍機。姑爹託人送母親到重慶機場,而軍機只有軍人和軍眷才能搭乘,鍥而不捨的她竟在等搭機的人群裡,發現一位父親的學生,於是央求讓她冒充他的眷屬上機。後來才知那是最後一班飛台的軍機!
當她終於到達嘉義民雄,找到父親時,驚喜的父親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勇敢的母親終於為哥哥找到爸爸了,隨後我和妹妹、弟弟才能順利出生在寶島 ,過著風調雨順的好時光。
人生的際遇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幸運和感激的是,我有一位聰明、勇敢無懼的母親 ,她堅強地捕捉到自己和我們一家的幸福 !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