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坑

人的一生,必定經歷許多事情,有的事情如過眼雲煙,在記憶深處,不留下任何痕跡,有些經歷,則教人終生難忘。竹子坑,這個位於台灣中部的小農村,在那兒所發生的事,雖然是六十多年前的事,卻讓我難以忘懷。
在我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暑假(一九五九年),參加政府舉辦的首次大專院校學生暑期集訓,集訓為期三個月,報到的地點是台中縣竹子坑新兵訓練中心。竹子坑是個典型的小農村,除了偌大的新兵訓練中心之外,附近都是農田。訓練中心位在一山腳下,旁邊有條乾涸的河道,不下雨時,通常見不到河水。靠近河道的兩岸,有不少簡陋的百姓住屋,這些住屋過半是違章建築物。
圍繞著一片凹下的大操場四周,建有二十來幢模樣相同的長方形營舍。營舍內部,中間有條走道,左右兩側各設置一排上下通舖,中段地點,隔出兩間小室,供軍官居住。一幢鐵皮屋大約能容納一連官兵。
營房睡舖每人的標準配備是:一床臥墊、一付草蓆、一條軍毯、一個枕頭,由於通舖的關係,好像沒有蚊帳。眾所周知,台灣夏天悶熱,通常是過了午夜後才涼快點,罐頭沙丁魚排列似的睡舖,散熱更慢。晚上十時準,熄燈號吹響,必須上床。這時鐵皮屋還未將白天的熱氣散去,大家只好光裸上身,僅穿一條內褲上舖,以圖清涼。即使如此,躺在草蓆上還是不停冒汗。
慢慢地接近午夜,氣溫稍降,正要入睡之際,忽然全身發癢,這時才記起來白天同學的話:臭蟲!趕緊跳下床來,把草蓆捲成圓筒,拿到屋外的水泥地上,使勁地朝地上抖震十餘來次,芝麻大小的臭蟲應聲落地,恨恨地用腳踩死;看到地上的斑斑臭蟲血跡,真有殺敵致勝的快感。後來訓練中心將通舖噴上一層殺蟲藥劑後,臭蟲問題才算解決。
暑期集訓的重點是體格鍛鍊與軍事知識,每天上午是室外操練(見圖),下午則在室內上一些軍事課程。炎炎盛夏,身上的軍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在那個時代裡,奢談空調,冷氣只有等到周末去台中市看場電影時,才能享受到。
第一次的暑期集訓,還真驚天動地,連老天爺也不忘光顧。記得在八月七日傍晚時分,傾盆大雨開始下降,豪雨打著鐵皮屋頂,叮叮噹噹地整夜沒有停過,這雨一直下到八日下午才緩和點。據後來報告,這兩天的降雨量,超過了中部地區的年平均總降雨量。想想看,將一年的雨水集中在不到四十八小時內下完,不出災禍才怪。
新兵訓練中心後方的山洪,當晚一下子沖入那乾沽的河床,力道之大,難以置信。幸好營地的鐵皮屋都建在稍高地上,未被水淹,但整個操場都淹滿了水,這水一直到八月九日才完全退下去。
九日那天下午,大家趕到營區旁邊的河道看看,眼前的悲慘情景真慘不忍睹:建在河岸邊上的農民房屋全不見了,昔日乾涸的河道流著滾滾洪水,幾十具遺體停放在岸邊,每個遺體用草蓆覆蓋著,泰半是婦女與小孩,這輩子還未曾一次見到這麼多的遺體,令人相當震撼。聽人說,這些遺體都是從下游河道中找到的,一大批人還在繼續找尋那些下落不明的親屬。我們當即組隊參加搜尋,直到天黑方停。
這次水災,造成台灣中部地區嚴重損害:建築物被沖倒,農地與農作物被沖失,公路與鐵路被沖毀,橋梁被沖斷。直接影響我們訓練中心的是糧食問題,據告營區的存糧,只能支持到八月十一日,在公路與鐵路未修復通車前,預訓司令部必須想辦法運送糧食來。
還好,八月十日那天上午,聽到隆隆的螺旋槳聲,抬頭朝天空看去,幾架空軍的直升機,正緩慢地在操場中央下降,它們帶來了我們需要的糧食,這及時的補給,讓我們的集訓可以繼續下去。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