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說故事》法拉盛老人中心(下)

此外,值得稱道的是,老人家對節目的改編和創造力,令人刮目相看。
舉例來說,老人家記憶力不好,表演節目要背台詞,台詞易忘怎麼辦?聰明的編導奶奶自有辦法。表演小品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時,首先到華僑文教中心去借來多套新疆民族服裝,讓一個漂亮奶奶打扮成新疆姑娘,優雅地坐在舞台左邊一角。再讓一個身材姣小的奶奶頭戴小白兔面具,依偎坐在姑娘身旁;由另外三名爺爺奶奶打扮成英武俊俏的男士,穿上亮麗的新疆民族男裝、頭戴自製的彩色禮帽。
他們從舞台右方一角載歌載舞依次走來,各人分唱一段歌詞。歌詞唱完正好走到姑娘身邊,挨個坐下變成溫馨的藝術團體,此時音樂同步結束。這個節目漂亮又有創造性,讓觀眾耳目一新,獲得了滿堂喝彩。還有的節目台詞雖少,卻有多人共演,每人一句,動作簡單,意味深長,使有興趣而不擅長表演的老人家也有上台的機會。
聯歡會結束,馬上有文娛小組出版牆報發表群眾感言;布置攝影園地,把精采節目定格欣賞,讓中心文藝走廊煥然一新。又每兩個月出版一份月刊名「華社通訊」,內容重點報導各種活動,展示節目照片,會員詩歌感言等。刊物給會員人手一冊,也發給兄弟單位,既能擴大宣傳和交流,又讓中心的爺爺奶奶們再次沉浸在甜蜜的回憶之中。
華社領導關心老人福利,還表現在一心挖掘社會資源。如向某公司預付五百元訂款,由該公司每周運送一批廚房高級用品像是炒鍋、砂鍋、慢鍋、熨斗、叫壺等,然後中心每周搖獎一次,跳出的名單優先贈送,直到每一個會員都拿到一個大件為止,以資鼓勵。關懷之心令人感動。
正當法拉盛數十家日間老人中心辦得紅紅火火、百花齊放的時候,新冠疫病席捲而來,老人中心二○二○年三月中旬全部停止活動,閉門大吉。期間有不少老人中心老闆自己或派員工送菜上門,雪中送炭,感人至深。後來又增加了兩、三門網課,直到二○二一年六月,老人中心才逐漸復甦開門,有的提供早中餐,有的恢復幾門課,會員也陸續戴著口罩去中心。
隨著疫情好轉,恢復狀況越來越好。如永康、金鷹,創辦十一年以來久享盛譽,中心領導強調服務以活動為主,目前已全面恢復,開設了電腦、學習、健身、文藝等十幾門課程,深得老人家的歡迎。在此,我也抱著殷切之心,期待所有老人中心恢復三年前的繁榮紅火,百舸爭流,蒸蒸日上。
➤➤➤法拉盛老人中心(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