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來衣鞋去跳舞(下)
訂下演出日期的前兩天,陶老師通知每人準備演出服裝,女生的頭髮將由老師在演出前統一梳理,但每人要買一個大蝴蝶結,上身是白襯衫,搭配下面花裙子,腳上要求穿紅皮鞋。我母親聽我轉述後,說我只有裙子,蝴蝶結可以去買,但是白襯衫現做已來不及,紅皮鞋也買不起。
另外三個參與表演的女生家境好,她們都能辦到,陶老師把我的情況在班上通報了,要求不參加演出的同學為了班級的榮譽,誰有白襯衫和紅皮鞋就借給我。結果有一男一女兩個同學可以分別借給我襯衫和皮鞋。
非常巧合,他們兩個名字,字不同,但是用上海話讀出來一樣,連姓的發音都接近:男同學叫呂桂生,可以借我白襯衫;女同學叫劉貴申,可以借我紅皮鞋。可是男式的襯衫下襬是開叉的,明顯與女式的不同;陶老師說:「一點都沒有關係,因為襯衣是束在裙子裡,下襬看不見的。」於是我的服裝就搞定了。
演出那天,除了班主任陶老師外,教算術及教音樂等各科老師都出動了,她們給男生畫了眉毛和臉上撲了粉,然後幫女生梳頭、戴蝴蝶結,再仔細地幫我們化妝。老師用的不是一般香粉,而是像戲劇演員的臉部化妝那樣,用油彩打上底色,然後抹胭脂、畫眉、上唇膏,還用唇筆勾勒唇形。好一番忙碌後,臨上場前我去上廁所,在鏡子裡看見自己變成了小仙女。
我們的舞蹈表演成功極了,當我們排成長列準備退場時,台下滿場觀眾掌聲如雷,久久不息。可惜,排頭的副班長犯了糊塗,他帶領我們退場時,竟然在舞台半中央處,轉過頭就掀起布景後的帷幕,想從那裡找到出口。他那樣一帶頭,暈暈乎乎的我們七個也跟著他一起去掀帷幕;可是帷幕太重了,我們八雙手都掀不起來,而台下觀眾已大聲地、此伏彼起地笑成一片。
舞台邊的老師急得高喊:「快拉幕,快拉幕。」終於台前帷幕落下,我們才看清,應該往舞台左邊下場口退場。這場六十幾年前鬧的笑話,我至今想起都忍俊不禁,也可惜那時經濟條件差,老師和我們自己都沒有照相機,沒把當時的舞姿拍下來留念,而我的小仙女形象,也只能在當時曇花一現。
➤➤➤借來衣鞋去跳舞(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