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情懷》農業部代售券

我與馬里蘭州農業部有過兩次小小的接觸,第一次是農業部寄來一份詳細的調查表,開頭誠懇地提出:「美國馬里蘭州農業部希望得到您的幫助,以便了解您對於特種水果和蔬菜的需要。請花一點時間回答下列問題,以便我們和本地的農場一起努力,生產這些水果和蔬菜,滿足您對於這些新鮮農作物的需要,謝謝。」
調查表上提出的問題依次如下:「一、有沒有您想買,但在美國卻找不到的特種水果和蔬菜?請列舉。如果您不知道那些水果和蔬菜的英文名字,可用您的母語回答。二、您在什麼地方購買到您母國的水果和蔬菜?請列舉您前往購買的商店或市場名字。如果您知道這些店鋪的街道地址,請您也把它們寫上。三、您對這些特種水果和蔬菜的質量和新鮮程度是否滿意?您會不會更常購買和食用它們?四、在這個國家裡,有沒有對您而言是新的水果和蔬菜,而且成為您的飲食習慣中的常規食品?有哪些?五、您是否光顧過農貿市場?」
調查表的最後部分,問了我的姓名、地址、年齡、文化程度和來自何方。
說實在的,我生平填過不少調查表,有些調查表令人厭煩,甚至咄咄逼人;但這份調查表,我是心甘情願填寫的,並感受到州政府農業部對老百姓的重視和關懷。
今年五月是第二次與農業部接觸,農業部送來供老年人專用的代售券,一共有七張,每張面值五元,憑券可去附近的農貿市場選購新鮮蔬果,有效期是今年六月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
我很少去農貿市場,這次選了一個大晴天,出門前在每張代售券上簽了姓名。到了銀泉鎮的農貿市場,放眼望去,攤位上看到最多的是黃澄澄的玉米、香噴噴的蘋果、綠油油的青菜和紅艷艷的辣椒、圓圓的番茄排列整齊;擠成一堆的是長刺的黃瓜,還能見到賣香草、南瓜花和賣蜂蜜的攤位。
人們摩肩接踵,其中還有來遛狗、拉小提琴、吹小號和變魔術的人,但沒聽到有人叫賣,也沒見有人討價還價。擺攤的農民都笑嘻嘻,買菜的人們都樂呵呵。
在熱鬧的農貿市場,我的第一筆交易是用一張面值五元的代售券買了一個大西瓜,出乎意料的是,胖乎乎的攤主叮囑我:「拿著我給的收據,可去市場辦公室換取五張面值一元的獎勵券。」我半信半疑地去了辦公室,果然拿到了五張面值一元的獎勵券,獎勵券上註明只可在農貿市場使用,不可兌換現金。
我對著這五張獎勵券笑了,這是一天裡發生的最有趣的事,花掉的錢又回到我的兜裡了。
那天,我高高興興付出了農業部贈送的六張代售券,又快快活活拿到三十張獎勵券留著下次使用。我想,那些擺攤的農民也和我一樣擁有好心情吧。太妙了,州政府農業部辦了一件好事,既照顧了老人,又幫助了農民。至今我還留下一張待售券和一張獎勵券,作為特別的紀念。
FB留言